中新社日喀则6月25日电 题:解放军詹娘舍边防哨兵:“我把雷电当朋友”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一道雷电击中了解放军的边防哨所。
“那道闪电打在铁栏杆上。”盘腿坐在哨所内木床上的陈建如此断定。
“不,它击中了山石。”旁边的班长否定了陈建看法。
他们定下“赌注”……待外面风平浪静后,两人出去观望,最终班长为他的错误付出了做50个俯卧撑的代价。
“闪电若击中铁栏杆声音清脆,电流会随着栏杆传递,发出‘滋滋’的电流声。而若击中山石,应是‘轰响’。”陈建如是说。
这里是解放军建在峭壁上的詹娘舍哨所,海拔约4700米,它处于北印度洋暖湿气流与喜马拉雅山寒流交汇处,是世界闻名的雷区。
哨兵们把位于哨所绝壁上一口卫星锅称为“火锅”,被闪电击中后,它变得奇形怪状,由于“不好收拾”,那口锅就一直留在那里见证着雷电的凶猛。
詹娘舍哨所四周都是峭壁,大致测量,哨所的长边不过20米。官兵们在哨所几个方位都安上了不同的避雷设备。这里每年4月份左右进入雷电高发期。
“雷电一般中午和晚上到来,会持续3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陈建统计,每次雷电到来,都会近10次击中哨所。
哨兵们应付雷电还是有经验的。“一旦哨所外的云雾发‘黑’、发‘黄’”,战士们会关掉一切电源,远离金属物,盘腿坐在木床上,几分钟后,雷电就会来了。
响雷时哨所火花乱窜,有时屋内的已关闭电源电灯泡会自动亮起或开炸。刚来的新兵这时心里也怕。
而哨兵们熟悉这样的气候现象后,他们盘坐在木床上聊的雷电话题也渐渐“专业”起来。
“根据雷声强度,我们可以分析这场雷将持续多久,每一道闪电击中哪个地方等。”陈建说。上山好几年的他算得上是“说得比较准的人”。
作为哨兵,第一要务就是看护边防线。而雷电天气出现,必定会影响到观察任务。陈建刚到哨所的时候,也是“一有状况就到木床上躲避,再想办法去执行任务。”
逐渐“识雷”后,在认为雷电来势较小的情况下,陈建会踩着木质板继续执行任务。
陈建也有算错的时候,一天下午风云突变,陈建立即组织哨兵们跑到木床,而雷电竟“提前”来了,就在他即将从厨房进入宿舍时,一道闪电打在铁质烟囱上。
“当时整个人被震住。”陈建说。当他下意识抱头蹲下时,看到另有一道闪电打在栏杆上,“蓝色电流迅速从栏杆窜到我睡的木质床旁的暖气片上”。
他床头那个暖气片从此便留下一大块像是被电焊过的黑色痕迹。
陈建经常给身在外地的女朋友讲述詹娘舍哨所与雷电的故事。女友从不相信到后来深信“詹娘舍的雷电就是和内地不一样”。
现在,陈建的女朋友一到“雷季”,会频繁打电话,叮嘱他万事小心。同时,也会表露出“很想来这里感受一下刺激” 的愿望。
陈建说:“除了国家交付的神圣任务。来这里时间长了,也会对雷电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
对于雷电这个詹娘舍的“常客”,“我把它当作朋友。”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