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动机渐趋多元 现实需要成催化剂
教育部2011年最新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学生有入党意愿。时下,大学生入党已成一种“潮流”。那么,他们都有怎样的入党动机呢?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和冠欣本科时曾担任过党支书,他表示自己高中时就参加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当时入党是学生求上进的表现。上大学后一直都是学生干部,想入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考虑太多。“为就业而入党的大学生只是一部分,因为入党之后就业的选择面会宽很多,党员身份有时候也就成了一块敲门砖。”
厦门大学学生谢洋同样认为,入党与就业之间存在一些关系。“入党的过程,本来就是对一个群众能力、思想等各方面的考验和考察,能够正式加入共产党的大学生,综合条件肯定是相对优秀的,这也是为什么用人单位会更愿意挑选党员学生的原因。”
当然,也有部分党员对此持有异议。
北京大学即将赴云南支教的宣金学表示,自己入党并非是出于就业的考虑。他当时觉得能够入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优秀的自我证明。他说,自己现在往外投递的多数简历都没有写自己是中共党员。“与其苦心孤诣地通过入党给自己的简历加分,不如多花些时间学学外语,或多掌握门技术来得实在。”
中国人民大学即将攻读博士的张天培也秉持同样的观点,她表示,尽早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她一直以来的理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主要的责任和义务是为党效忠,为党服务,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不应该仅仅为一己私利而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王董瑞曾是一名大学生村官,现已考取公务员。“当时德和智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方可入党,这使我向当时组织所需要的形象去塑造自身,没有其他现实需要。”他不赞成为就业而入党。
对此,部分高校宣传部门也有表态。临沂大学党委组织部表示,目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确实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存在“为就业而入党”心理。就该校而言,学生党员的就业质量要高于非学生党员,这得益于学生党员优秀的学习成绩、较高的工作水平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组织部刘建明老师称,该校大学生党员毕业后多倾向于考公务员。他认为党员这一筹码对就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目前就业都是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而并非党员身份。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表示,对于清华而言,学生就业相对都比较顺利,因此不存在“大学生党员就业更加容易”之说。但是,确实可以看到,大学生党员在就业这个关系到个人发展前景方面,更具表率作用,在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人群中,他们更加踊跃。
尽管时代变迁,使得入党的动机变得多元,但是从大学生积极入党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度。
教育部的调查表明,89.6%的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高校学生对“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表示乐观。98.1%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86.8%的学生对“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