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官员“网事”:“爱”“怕”之间促政风转变

2011年07月04日 0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社会漫画:网络问政搭建沟通桥梁。  

  中新网7月4日电(张尚初)互联网的运用已经成为中国政坛不可阻挡的一股潮流,其间既有高层力倡通过网络倾听民意,创新社会管理;亦有贪官庸吏被网络曝光折戟落马,催生“网络恐惧”症。具有时代眼光的执政者对网络的“爱”,蝇营狗苟者对网络的“怕”,“爱”与“怕”、“迎”与“拒”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促进中国政风吏治的转变。

  高层引领网络对话风 微博发声渐趋流行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面对世界数量规模最为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国执政者深知网络民意的弥足珍贵,正积极探索倾听民意的新途径,拓宽反映民情的新渠道。积极利用网络,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年初,在全国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要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探求新机制“引导公众舆论”。早在2008年,胡锦涛就与网友在线交流,并称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此举被视为“网络问政”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亦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互动。

  此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与网友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在线交流。此后的每年“两会”召开前,他都与网友见面,直面社会热点问题,引动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

  中央高层的躬亲示范,带动了各级政府和官员的网络问政之风。目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最新趋势是微博。“官员开博”已逐渐形成风潮,其中不乏百万粉丝量级的“明星官员”。微博打开了官民沟通的新局面,党政机关在微博上可谓“遍地开花”。

  据统计,目前,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中,逾半以上公安机关开设了官方微博。截至3月底,在新浪微博开通并认证的中国政府机构包括官员已增至3000余个,并呈快速增长中,其中不乏高层和高级官员。

  目前,开通个人微博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新疆自治区委书记张春贤,其微博在开通3小时内,就吸引了3200多名粉丝,这位“封疆大吏”在开博首日回复网民到凌晨2点,粉丝亲切称他“贤大哥”,他则向粉丝道“晚安”。另据悉,张春贤微博自开通以来所有留言和问题都已转交相关部门和县市,留言者亦均得到回复。

  专家认为,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非常适合充当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补充渠道,微博会继续成为政府和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它不同于信访方式,微博上讲的话更朴实鲜活,多了真话,少了官话。

  网络成监督利器 不少官员因“网”落马

  网络在让官员们尝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甜头时,它亦像无形的“网”让个别官员折戟落马。近年来,不少官员因网络曝光而下台,证明“小鼠标”也可以扳倒“大贪官”,网络正成为监督利器。

  6月21日,江苏省常州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成了网络上“最热局长”。他在微博上约美女开房的“调情”消息,遭众网友“围观”引发轰动。在网络舆论的压力下,“开房局长”主动向当地纪检部门“自首”,说明情况。目前他已被撤销溧阳市卫生局党委委员、副书记和局长职务。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时,一段视频监控录像在网络流传。视频中称,襄阳市樊城区法院院长范海涛与该院女纪检书记柳华梅在某宾馆同处一室达1小时。事后,当事人也承认了视频为他本人。就此,当地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将正视网传消息,尽快查清事实真相,并将根据最终调查结果做出相应处理办法。

  同样栽在互联网上的官员还有不少,比如之前以“性爱日记”轰动网络的前广西来宾市烟草局长韩峰、因被曝抽“天价香烟”而落马的原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等。

  “网民成为中国最大的虚拟而有现实力量的‘压力集团’”, 长期研究反腐败的学者杜治洲表示,网络上的热议会给相关部门以较大的压力,推动查办案件工作的进度,提高腐败行为被调查的概率和查处的速度,也增强了对事件查处的透明度。

  媒体指出,自2008年被称为“网络反腐年”以来,由网民曝光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网民通过网络实现了自己的监督权利。2010年发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亦首次肯定了网络监督的作用。

  中央纪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吴玉良日前表示,中央纪委监察部门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同时,他指出要注意核查从新闻媒体和网络舆情反映出来的案件先线索,重视发挥包括网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怕”还是“爱” 互联网时代的执政课题

  在互联网时代,公开透明逐渐成为执政共识,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亦成为公民基本权利。但一项关于“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的调查称,70%的受调查者认为,不少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调查称,之所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网络恐惧”症,在于部分官员担心个人信息、工作疏漏或违规行为会被网络曝光而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这些“怕”官们便断定网络是“找茬”的麻烦源,甚至采用“封、捂、堵、压、瞒”等手段漠视民意、打压舆论。

  人民日报评论称,舆情不是“敌情”,相反,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眼前或许会让一些地方一时难堪,但对于执政者准确全面地体察民情,保持头脑清醒,大有益处。

  评论还指出,处置热点事件,不应只是宣传部门危机应对,展开舆论公关,而需多个部门携手联动,化解现实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正视热点、解决问题,才能使社会治理更加积极主动,从维持稳定走向维护和谐。

  此外,不少政府网站被媒体曝光存在信息公开不到位、网上投诉无人理、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出现“死网站、死栏目、死链接”等问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政府网站管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办好政府网站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公开政务信息,并称“只有互动、解决问题,才能吸引群众”。

  用好、管好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执政者不断探索研究的新课题。作为中共“思想库”,中央党校目前也开始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使用,并将引导学员掌握新型媒体特别是网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会在工作中应用新媒体。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表示,社会管理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互联网的广泛覆盖改变了民意诉求的表达渠道、表达方法和表现形式,也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这要求中国执政者适应互联网发展规律,要摒弃刻板、高高在上的官腔形象。“拍砖使人进步,灌水使人落后”、“当领导不是过路打酱油的”。在互联网上,那些幽默活跃的“网言网语”、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具有更好好的沟通效果。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民众诉求日益多元,舆论质疑时有耳闻。中国执政者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的同时,应更加包容、开放,真正把公众的诉求、网络媒体的监督当作宝贵的“无形资产”,改变政风吏治,提升执政水平,建设和谐社会。

分享按钮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