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20%的准确率里有无人为因素

2011年07月04日 14:1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一场预报中的大雨再次和北京“擦身而过”,只在南部地区下了小雨。市气象台解释,雷雨发生的天气状况随时在变化,预报是一个逐步更正的过程。目前我国对于暴雨的预报准确率为20%,比发达国家略低。(7月3日《新京报》)

  要谈及天气预报的失真,百姓有说不出的纠结和怨言;要提起天气预报为何不准,气象人员更是有说不完的理由。囿于专业,普通民众对于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和难易程度分析,没有太多的翔实数据支撑,最多是一些契合多数社会意见的模糊印象。所以,无论是青岛号称天气预报准确率90%,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还是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回应我国对暴雨的预报准确率为20%,比发达国家略低的解释,我们都无从论证和鉴定。

  不过,从跟帖的数量和意见来看,大部分网友对20%的准确率大有微词,甚至质疑气象部门的作用和价值;同样,这也不意味着气象人员可以因为某些客观原因依然故我,置身事外。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我国在气象现代化的投入在逐年增加,在今年两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表示十二五期间这项投入将会达到80亿元—90亿元。

  显然,假如如此巨大的投入没有得到可观的回报,那么不仅气象部门难以直面这样的尴尬现实,无法自圆其说,公众作为纳税人自然也有权质疑气象现代化的投入的价值和可行性。

  让我们聊以自慰的是,气象部门等相关方面正在积极酝酿《气象灾害防御法》的出台,这部法规除了对各级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预报、监测和评估起到规范和监督作用之外,最终目的是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更加准确、精确的预报预测,将人民群众在遭遇极端天气时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不得不说的是,天气预报事关重大,不仅关乎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出行,特别是极端天气的误报,对生产力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将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智力、物力、时间等,既劳民伤财,也可能影响政府的宏观规划。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气象部门有多少说不出的理由,都应该扪心自问一句:我是否称职,是否已经尽力,在20%的超低准确率里有没有人为因素?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廖水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