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213国道都汶段多次中断 “生命线”何日不再生病?

2011年07月05日 17:5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连日来,暴雨连袭四川,引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国道213线都汶段多处中断,交通瘫痪。被称为“汶川生命线”的213国道是地处高山峡谷的汶川县、茂县与外界连通的重要交通要道,“生命线”遭暴雨频频中断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为何一到汛期,汶川“生命线”就变成不堪一击的“生病线”?病因何在?解药何方?

  三年多次中断,“生命线”频频“生病”

  7月1日,四川盆地普降暴雨,大量沙石倾泻阻塞公路,交通“生命线”213国道都汶路段多处中断。2日,这条道路一度抢通,但3日的降雨再度造成道路的中断。

  而这并不是213国道都汶段第一次因暴雨断路:2009年7月25日,国道213线汶川段彻底关大桥被山上飞下的巨石砸断。2010年5月30日,汶川县雁门乡索桥村一处山体塌方,造成213国道汶川段阻断;6月7日夜,受暴雨影响,岷江河水猛涨,冲毁路基80多米,造成国道213线完全中断;8月13日,再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又一次造成213国道汶川段多处中断。

  4日上午,记者驱车从都江堰经213国道前往阿坝州汶川县。沿途经过之处,记者看到多处路段不断有新的山体垮塌,重型机械车正在这些路段疏通泥石堆积物。当行至213国道汶川段受灾最严重的罗圈湾大桥,在距离大桥几百米处,越野车便无法继续前行。

  正在罗圈湾大桥附近路段进行抢通作业的四川路桥工程处长秦建均告诉记者,由于4日凌晨这一路段出现新垮塌,并有上百米路基在3日被改道的岷江冲毁,估计213国道短时间内难以抢通。记者看到,伴随着江水的冲刷,仍不断有小块路基被卷入江中,瞬间没了踪影。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厅了解到,汶川大地震中,213国道都汶段遭到毁灭性损毁,2008年9月基本修复。然而震后三年,这条“生命线”却成了“生病线”, 每年五六月雨季汛期来临时,经常因次生地质灾害而中断。 

    “生命线”逢雨必断,地震“后遗症”等多种因素共致

  那么,213国道都汶段自汶川大地震之后几乎是“逢雨必断”,究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西南交通大学胡卸文教授告诉记者,其实在汶川地震发生前,213国道并不是“逢雨必断”。这条公路偶尔会发生因泥石流滑坡造成交通不畅的情况,但发生频率远不及现在这么高,造成的危害也没有现在这么大。

  “213国道从都江堰经映秀至汶川的都汶路段,全长82公里,刚好处于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核心地带。213国道沿岷江而修,岷江河谷两岸山体多因地震松动,一下暴雨,就常发生岷江发生壅塞体冲出沟口,把公路冲断的情况。”胡卸文说。

  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会员何平介绍说,震区的山头,表层基本上被震成碎裂岩体,非常松散。所以这种岩体,一是容易形成滑坡,二是容易形成崩塌。三是作为泥石流的物源。这就是说,每一个汛期,可能就来一点,破坏一些,掉一些,可能下个汛期再来一点。有些形成边坡,可能陡一些,在下个汛期就形成新的灾害。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专家认为,汶川大地震对震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极为深远,极重灾区的山体普遍受到破坏和损伤,短期内难以消除,特大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所产生的影响将长达10到30年。同时,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的复杂多变和隐蔽性,也进一步增加了防治工作难度。

  “由于震后特殊的地理环境,次生地质灾害不断。213国道都汶路段的保通,已经不仅仅是治路,而是反复地和泥石流、滑坡、洪水等灾害进行斗争,是治山、治水的系统工程。”四川省交通厅厅长高烽感叹道。

  如何建成冲不垮、砸不烂的“钢铁”“生命线”?

  高烽认为,其实国道213线在地震灾后重建和保通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在线路选址上,尽可能地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并且加强了道路的加固、防护。但是,由于一些次生地质灾害能量巨大,确实超出了防护工程的技术限度。

  “汶川地震灾区震后地质灾害防治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何平说。

  在213国道频频出事的背景下,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正在施工中的都汶高速公路映(秀)汶(川)段,期待这条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断路危险的新路能彻底解决汶川“生命线”保障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随着四川路网的逐步完善,都汶公路将不再是进入汶川的唯一通道。映秀至汶川的高速公路将于明年通车,这条高速公路是已经基本通车的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的延续,穿越地震极重灾区,沿岷江河谷上行。届时,除了213国道,还将有都(江堰)汶(川)高速,从都江堰进入汶川从此将历史性地有两条通道,汶川“生命线”将真正得到保障。

  “新建成的映汶高速路在防震级别上有所提高,更加注重可修复能力。”高烽说。(记者陈健、吴晓颖、杨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