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9:36,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发生设备故障,造成29名乘客受伤。京港地铁公司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受伤乘客均已送往医院检查抢救。目前有1人死亡,2人重伤,26人轻伤。(7月5日新华社)
有报道提供了一个细节,上行的电梯突然之间出现倒转,也就是说,本来是往上走的电梯,突然之间下滑,导致很多人防不胜防,从而酿发悲剧。还有一个假设不能忽视,如果事发时乘坐电梯的人少一些,也许惨况就不会如此严重。由此,便引申出一个话题,乘坐地铁的人为何如此之多?相关部门又是如何应对的?应该说,幸好事发时是9:36,已经过了早高峰(7点半——8点半),否则挤地铁、坐电梯的人会更多,后果会更不堪设想。以笔者经常坐地铁为例,北京地铁几乎时刻处于高峰状态,即始终人满为患。
电梯悲剧的背后,其实再度暴露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客流太多,而公共交通不足。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贾鹏表示,工作日早高峰,地铁1号线载客率瞬间值可达120%。这个120%的数字不够直观,形象化表达就是,要挤上地铁,必须要靠人推或者推人,挤上后前胸贴后背,挤得人喘不了气。
权威数据显示,世界城市当中,中心城区轨道网密度在1-2公里每平方公里。北京到2015年才达到0.51公里每平方公里。从中可以看出,北京的轨道交通与世界发达地区还有差距。
此外,北京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实施了汽车限行、限购政策,促使不少人不得不挤地铁、乘公交,但是面临的尴尬是,公共交通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所需。当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地铁,但地铁承载量终有限度,也许在不经意间,悲剧的隐患已经埋下。正如有市民抱怨:“地铁天天这般人潮汹涌,早晚得出事。”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在不少事故发生前,这些隐患被人忽视,或刻意忽视,因而酿成悲剧。北京地铁事故前,有多少隐患未被地铁部门注意,尚不得知,但是痛定思痛,提供更充分、更完善的公共交通,并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而不容忽视的问题。(王石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