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运用已经成为中国政坛不可阻挡的一股潮流,其间既有高层力倡的通过网络倾听民意,创新社会管理;亦有贪官庸吏被网络曝光折戟落马,催生“网络恐惧”症。目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最新趋势是微博。“官员开博”已逐渐形成风潮。据统计,目前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中,逾半以上公安机关开设了官方微博。截至3月底,在新浪微博开通并认证的中国政府机构包括官员已增至3000余个,并在快速增长中,其中不乏高层和高级官员。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即时效应,确为时代的一大进步。官员们利用网络加强和群众沟通蔚然成风,也确为时代的一大进步。但是面对这一情况,也要认识到:这两者之间,既有因果联系,又没有因果联系。
说他们之间有因果联系,是因为现在的政务日益透明公开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潮流的形成,与互联网的普及有直接关系。我们有不少的腐败贪渎行为都是先由网络捅出来,才引起舆论强烈关注,并最终得到积极结果的。正因为有了互联网,才让很多官员有更大的压力,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形象,更加注意亲民沟通交流。所以,互联网技术与官员作风改进是有一些因果关系的。
说他们之间又没有因果关系,是因为互联网再先进、微博再及时,也只是一种技术。如果一个官员根本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那么再先进的技术对他来说,也只是门面。
公众更关注的,是新兴技术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不是成为摆设。曾几何时,电话热线随着电话网的普及而“红极一时”,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职能部门都设立了电话热线。但是直到今天,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的电话热线仍然是冷的,或者说,它们就根本一直没热过。打电话没人接或者接了电话互相推诿踢皮球的事,比比皆是。
再后来,网络普及起来了,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职能部门都设立了网站。但是运行这么些年来,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的网站仍然像是个摆设,能够100%及时回复网民意见的毕竟还属凤毛麟角。有些政府网站还以自己的“雷语式回复”引发过舆论强烈不满。
现在官员们又普遍地微博起来,这自然是好现象。然而这其中有没有“被迫微博”的?人家都微博,自己不微博,岂不显得“落后时代”?有没有“形式微博”的?这是官员与群众沟通的新渠道,人家都微博,自己不微博,岂不显得“脱离群众”?这样的“被迫微博”、“形式微博”,虽然也利用了现代技术,但其实际效果仍等于零。
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只要用心,只要诚心,有的是办法和途径。微博当然是一个好途径,但好途径不一定非通过微博。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内容决定形式。如果太注重表现形式,而不去真真正正地在内容上下功夫,那么这些形式即使披上了高科技的时髦外衣,也是除了走过场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骆仲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