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总署近日公布了去年“三公经费”预决算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决算数为2488.79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229.65万元,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用5.41万元。在公布的各项数据中,审计署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央单位中公布“三公经费”最详细的部门。(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0版)
从科技部到教育部,从国家文物局到中国工程院,看完几个部委公布的三公消费清单后,审计署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前面几个部委公开的账单都比较笼统和模糊,含糊不清的数字,简单的介绍,让人看不懂。而审计署的则详尽多了,不仅有一个总体的因公出国的费用,还有派了多少团,多少人出访。不仅有公务用车的总体花费,还有添车花了多少钱,养这些车花了多少钱,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还有具体的花钱原因。
纳税人不仅看得懂审计署的这个账单,而且通过解释和说明,也能够接受和认同这些花费。虽然审计署的公车消费比较高,甚至在三公消费中占到了近一半,但审计署给出了理由,称主要是因为“审计机关没有配备业务用车,审计时,为解决审计人员的交通问题,使用公务车接送审计人员”——这样的公车使用公众是能接受的,审计要想保持独立,起码在用车上须保持独立,如果坐被审计单位的公车去审计,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公车消费即使比较高,但高得有理由,能够说服人。所以,与其他部门账单公开后引发质疑不一样,因为审计署的这种透明与坦诚,很少有人质疑他们的三公消费,多是对“详尽说明”的赞誉。
这说明,公众并没有戴着有色眼镜反对一切三公消费,只要有能站得住脚的理由,只要公开透明,公众并不会苛责苛求,而会接受这种必要的行政开支。公众反对的是那种花得不明不白且遮遮掩掩,用一笔谁都看不懂的账来忽悠公众,借着“三公”名义挥霍浪费,没有节制且不受监督的开支。
审计署的这个详尽的三公消费账单,树立了一个透明和坦诚的典范,但我们担心,这会不会成为一个孤独的样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缺乏制度规范,审计署能够这么做,是出于一种自觉,而没有制度强迫审计署必须这么公开。中央虽然要求各部委必须公开三公消费的预算和决算,但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并没有细化的要求和详尽的规范。因为没有先例,到底怎么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细化到哪些支出和项目,都没有硬性指标,只能自己去把握。审计署之所以公开得这么详尽,主要因为审计署的主要工作就是审计其他部门在财政经费使用上的问题。如果这个专门审计其他部门的部委,自身在三公消费的公开上都不做得公开透明一些,都不能详尽地公开,都不能用清晰的数字自证清白,怎么能取信于公众和有资格去审计其他部门呢?
正是在这种无形的道德自省和“自我审查”的压力下,审计署拿出了这样的账单,尽可能地细化支出,并于民众质疑之前给出了解释。可是,其他部门并没有审计署这种“专门审计别人首先要自证清白”的道德压力。我们希望,审计署的账单不会成为一个孤独的样本。曹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