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房无车无钻戒,不办婚礼不蜜月……近日,“裸婚”引发广泛讨论。很多年轻人选择裸婚,有着什么样的现实焦虑?裸婚的背后,折射出时代和社会怎样的变迁?裸婚触动公众心弦,又有着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土壤?
裸婚传递社会痛感
广东读者 唐 昊
裸婚折射出现实社会的无奈。当“飞猪”助推物价指数破6,当房价让人算出“得从清朝开始攒钱”……高企的生活成本,使得年轻人无法承受现实的生活之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裸婚与其说是个性选择,不如说是无奈之举。媒体调查显示,即将年满30岁的职场人当中,近五成人无房无车。这一数据说明,裸婚是很多年轻人的普遍状态,这也正是裸婚击中人心的社会景深。
即便裸婚的当事者们愿意把这看成是时尚,社会的管理者也理应感知其中所传递出的时代痛感。如何让每个人都有相似的机会,不让一些人在“宝马车上笑”时另一些人在“自行车上哭”?如何制定更有效的调控措施,让工资薪水的增长赶上物价增长的步伐,让“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如何让大部分人能够参与规则的制定、促进规则的完善、监督规则的执行,制造出一个公平的竞技场?回答好了这些问题,才能让裸婚真正成为幸福的代名词。
婚姻本是“过日子”
云南读者 莫津津
爱情是婚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是“有了爱情才能结婚”而不是“有了爱情就能结婚”,一字之差,道出婚姻就是“过日子”的本质。爱情或许可以轻舞飞扬,婚姻却更要稳重踏实。一时的裸婚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长久“裸”下去,怕是难以支撑起一份爱情和一个家庭。
从某种程度上说,完全的裸婚基本上不可能,所谓裸婚,也只是一个先成家还是先立业的问题。正如有网友的评价:裸婚“无非是将生命过程中在结婚时暂无条件做到的事放到婚后去做”。
不过,说到底,婚姻的内核要大于形式。爱情需要房子,那才有一个家的感觉;房子也离不开爱情,否则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子。婚姻要幸福,需要的并不是多大的房子、多好的车子,而是心理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正如电视剧中女主角对男主角所说: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折射婚姻观念变化
湖南读者 徐 楠
讲究门当户对,交换嫁妆彩礼……传统的婚姻,除了情感的结合,也可说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社会契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婚姻并非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身相伴,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裸婚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了这样的家族背景、物质关系,折射出整个社会“大家庭”观念的日渐消退。
上世纪50至60年代,择偶更多考虑政治条件、家庭出身。改革开放让社会如水流活,经济、职业、学历等因素进入婚恋标准。裸婚的标准是“纯爱”,如果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看,这也是现代人个性解放、利益解放的结果。恩格斯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裸婚也可谓是一种更为现代的婚恋观。
不管婚姻观念如何变化,一些标准却是永恒的。除了情感之外,责任、忠诚等等,是同样重要的价值。这或许也是对裸婚男女的一个小小提示。
【微博之论】
@勇于进取:为了爱情,选择“裸婚”并不等于要固守清贫,追求幸福的人一定会尽力为对方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婚姻中的这种上进心是很重要的,它能让对方体会到你想让婚姻日臻完美的良苦用心。
@国储138处苑治国:我鄙视“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物质不应是择偶的第一要件。我觉得结婚就是过日子,应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家庭条件量入为出。
@胚芽:如果什么外在的约束和条件都没有,只是“裸”,在爱情消退之后,难免从“裸婚”变成“裸离”。
@广葭思:男:嫁给我吧。女:你有房有车么。男:有两房两室。女:那好,我们先去看房。男(手指胸口):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新浪微博)
@中国许世宏:重要的是,女人别把裸婚当成投资。裸婚前,就该有心理准备:你嫁的也许仅仅只是个过日子的普通男人。女人总把他归为预备成功男人那类,于是难免有心理落差;但如果换个角度看他,就把他当成个普通男人来共同生活,也许心情会有不一样的转变。
@衣德祥:人在这个世间最美的经历是什么?无非爱情和婚姻。双方坦诚相待,交心交肺,毫无保留,一路花团锦簇直抵幸福的彼岸!这叫什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裸婚,美得让人心醉神驰的裸婚。(观点来源:除注明外均摘自人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