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高原的人都知道,海拔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词汇,身处云端,海拔每增加一米,对身体的危害就会增加一分。然而,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武警西藏森林总队那曲大队的官兵抵近苍穹不辱使命,让精神高度超越了海拔高度,用热血和生命呵护着这片碧水蓝天。大队先后多次被地方党委政府表彰为“灭火作战先进单位”、“维稳执勤先进单位”、“拥政爱民先进单位”,两次被上级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大队,一次荣立集体三等功,60多人立功受奖。大队官兵用一串串惊人数字和一块块金字奖牌,向党和国家作出了响亮的回答,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和藏族群众的高度信赖和真情拥护。
“躺着不是奉献,倒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那曲地区被誉为“天然的野生动物园”,丰美的羌塘草原孕育着藏羚羊、野牦牛、岩羊等125种国家一、二级珍稀野生动物。每年5、6月份,是藏羚羊的集中产羔期,不法分子趁机盗杀猎捕。大队官兵协助林业公安连续开展“高原二号”、“高原利剑”等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猎分子。
多次参与行动的原大队长卢松友说:“在平均海拔4900多米的高原上巡逻,每天吃的是夹生饭,半个月不洗一次脸很正常,一个多月的‘无人区’保护野生动物专项行动,官兵90%的身上起湿疹,40%的得痔疮,由于太冷,受潮的被子在帐篷里都会结冰,睡觉时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睡着。可看到灵动的藏羚羊倒在血泊里,官兵们感到再苦再累再危险也都值得。”
2010年3月25日深夜,接地区林业局火情通报,索县发生森林火灾,大队官兵火速出动。5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23个小时的星夜驰援,官兵们将生死度外,勇往直前。到达火场,顾不上休息,官兵们又立刻投入到了扑火战斗中。16小时后,森林大火被彻底扑灭。大队官兵用意志战胜了生死考验,第一次滑索过江扑救森林火灾,在森林部队的灭火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8年来,那曲森林大队官兵像雄鹰一样,时刻守护着草原的安宁,先后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任务23次,完成灭火作战任务12次,协助维稳执勤60余次,次次敢打必胜,次次安全圆满。
“党把我们放在这里,我们就必须坚守信仰的高地”
“风吹石头跑,夏天穿棉袄”是那曲地区恶劣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没有绝对无霜期,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0%,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冷气温达到零下42度,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经统计:官兵中有55人心室增大,46人患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16人心率过缓,4人心脏偏移,3人有高原风湿性关节炎,2人患胆囊结石。在那曲,官兵普遍存在着“三掉三多,三降三少”现象:掉肉——偏瘦偏轻的多,掉皮——脸上布满皮屑的多,掉发——头顶严重“沙漠化”的多,记忆力下降——不揣笔记本的少,免疫力下降——身体没毛病的少,睡眠质量下降——不失眠的少。
近年来,还有5名官兵因患上高原习惯性肺水肿,不得不调离那曲;新战士旬红兵今年3月初下连,20天后,由缺氧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引发过敏性紫癜,伴发肾炎、胃肠道出血溃疡,全身浮肿,身上一按一个坑,最后到成都军区总医院做了肾穿刺手术。
雄鹰翱翔蓝天,全凭一双有力的翅膀。这些年来,大队官兵不讲家庭困难,不讲身体病痛,困难面前,永不言弃。近几年来,大队无一人打报告提出调离。相反,每一名官兵休假,都要提前几天归队,因为心里放不下这个“家”,放不下几十个情同手足、相濡以沫的兄弟。
“只有把群众当恩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2004年7月23日,有一名士官亲属来队,请大队领导吃饭,因为倒车问题与当地群众发生矛盾,造成1000多人围观,现场交通堵塞,影响极其恶劣,上上下下牵扯了很多精力。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将每年的7月23日作为拥政爱民教育日,教育官兵汲取教训,以实际行动赢得藏族群众拥护和爱戴。
那曲第三小学的曲珍、才塔卓玛、拉珠、卡曲桑姆、吉宗、达曲6名孤儿不会忘记,3年前,森警叔叔们与她们结成“一帮一”助学对子、“10+1”亲情陪护小组,每周末都将她们接到大队,改善伙食、辅导功课、换洗衣服,逢年过节还和她们一起唱歌跳舞。3年多来,6名孤儿学习成绩由中下等迈入了班级前5名,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曾被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表彰为“三好学生”的孤儿才塔卓玛,谈到森警叔叔们特别激动:“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叔叔。”
9年来,大队累计为驻地群众治病2470人次,为城镇、街道打扫卫生600多次,清除垃圾1680余吨,为那曲中学义务军训学生7846人次。为当地孤寡老人、贫困群众送去大米、面粉、罐头价值3.8万元,为贫困学生捐款4.8万元。本报通讯员冀琳李玉领李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