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达芬奇家居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经理潘庄秀华坚称代理的意大利品牌全为原装进口,并承认与东莞长丰合作生产过美国好莱坞品牌。发布会没有给记者留下提问机会,更没有对媒体曝光的产地及质量问题作出回应。中途消费者愤怒质问,潘庄秀华未予理会,反而情绪失控飙泪,让发布会成为“一场闹剧”(7月14日《新京报》)。
与其说消费者“踢馆”踢出了一场闹剧,不如说达芬奇家居在导演一场“闹剧型”新闻发布会——面对此前央视的曝光内容,面对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其“转折进出口”的调查证实,面对上海工商部门“部分达芬奇家具属于不合格产品”的初步确认,面对记者的提问以及消费者的愤怒,达芬奇“顾左右而言他”,甚至飙泪以回避,实在不像一场正规的新闻发布会。
在命运攸关的“造假门”风口浪尖上,达芬奇家居避重就轻地自说自话,已然富有了闹剧性。更具闹剧性的,是潘庄秀华所带着的与其合作的意大利和美国生产商,虽然排场宏大而又洋味十足,但“外国友人”发言未超过三人,其中两位发言都提到一点:他们与潘太夫妇二人都是老朋友,感情深厚。如此背景因素,让新闻发布会几乎变成了新闻“声援”会。
如若放到国外,即使不涉及“造假门”、“质量门”等问题,单单这样一个“闹剧型”的新闻发布会,或许就会让一个品牌轰然倒掉。但是,达芬奇家居在风口浪尖之上,依然敢于“搀假”玩火。追溯起来,其实类似的新闻发布会在政府层面亦不少见。只能说在国外承载了权威信息的新闻发布会制度,在我们这里接了地气。既然一些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都可以走走过场、应付舆论,那么一个商业品牌的新闻发布会,就很容易沾染上回避核心问题的毛病。
让达芬奇有底气导演“闹剧”的地气,还有对“洋品牌”造假的制度性宽容。从香武士音响到施恩奶粉再到欧典地板,处理结果往往是行政罚款,而鲜见刑事责任追究。以欧典地板事件为例,最终是工商部门指出其行为违反了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747.3776万元。这被媒体称为“巨额罚单买来完美胜利”。
事实上,刑法第222条“虚假广告罪”指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要求: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欧典等到的不是刑事处罚,而是“完美胜利”,这样的地气氛围,显然会让所谓的“洋品牌”底气倍增。欧典曾经说:“只要在法律的层面上,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一定承担。”而今达芬奇也说:“如发现问题或违法行为,将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这到底是一种态度,还是在向“地气”叫板,需要有关部门在回应中予以求证。(燕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