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听证会作为一项征求民意、践行民主的制度走得有些偏离其本来的轨迹,“逢听必涨”、“涨价听证会”、“公众被代表”等等成为其不光彩的标签。“听证会走过场——公众被代表——公众对听证会失去兴趣——听证会听不到民声民意”成了恶性循环
据7月16日《羊城晚报》报道,近日,有人在网络上爆出成都有4名“听证专业户”的新闻,称其中一名老妇胡丽天自2004年以来,在随机抽签的情况下竟然19次参加过各类听证会,先后支持过涨水价、涨的士价、涨停车费、摇号购车等等。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坊间就对“听证专业户”多有质疑。由于不少听证会“逢听必涨”,人们怀疑有的听证会代表“被收买”,当了“托儿”。
公众的质疑无外乎两点,第一,个别听证会代表如此频繁参与听证,是否正常?既然是随机抽签,为何“中签”的总是个别人?第二,为什么这些代表往往赞成涨价,是确实打心眼儿里同意,还是为了迎合有关部门?
对这两点,我们可以做出如下逻辑推理。
个别代表参加听证会的次数多,除了有人怀疑的暗箱操作外,还有其它可能。按概率算,越多人报名,抽签被抽中的概率就越小,而越少人报名,被抽中的概率就越大。换句话说,如果需要10个公众代表,而恰恰只有10个人报名,还用抽签吗?如果有一个人偏偏非常热衷于参加听证会,只要有类似机会就去报名,而大多数人往往不愿参与或者没时间参与,比较而言,这个既有时间又有热情的人是不是参与的机会会多些?事实上,不少地方,公众参与听证会的热情不高,记得前段时间,东莞为举行水价涨价听证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听证代表,然而,直到报名截止的时候,没有一人报名参加。而如果报名人很少,那么报名者被抽中的机会自然很高。
此外,还要算算这19次听证会在当地7年来召开的全部听证会中所占比例,如果当地组织了数十场甚至上百场听证会,那平均每年参加两三场算多吗?至于其经常表示赞成、很少反对,我们可以做出种种揣测,但要证明其“被收买”,需要一番深入调查。换句话说,人家支持政府决策或者就是认为该涨价,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而事实上,如果在网上搜索这个“听证会专业户”胡丽天的名字,就会发现,她并非第一次走进媒体的视野。2010年4月《成都商报》一篇《你,为什么不报名参加听证会》的报道,披露了胡丽天参加的几次听证会的报名情况,其中成都市高污染车限行听证会,事前公告征集有车和无车市民代表各4名,结果规定时间内仅9人递交申请。而“成都限车听证会”市民报名总数仅15人。2010年6月《华西都市报》的报道称,“成都临时占道停车费听证会”公开征集11名消费者参加,结果只有7人报名,胡丽天是其中之一。在这些现实背景下,胡丽天成为“听证专业户”还有那么不能令人理解吗?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她甚至是热心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热心公益的典型。
面对有关听证会的消息,为什么一些人习惯于屡屡质疑?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个别听证代表的不满,而是对听证会制度的不信任和不满。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听证会作为一项征求民意、践行民主的制度走得有些偏离其本来的轨迹,“逢听必涨”、“涨价听证会”、“公众被代表”等等成为其不光彩的标签。“听证会走过场——公众被代表——公众对听证会失去兴趣——听证会听不到民声民意”成了恶性循环。于是,当一个人频繁参加听证会的新闻爆出时,人们自然地想到了“暗箱操作”、“群众演员”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听证专业户”实际上是在替听证会制度、替那些把听证会制度推向歧路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挨骂受过,折射出的是公众对听证会的普遍不信任。这是在提醒相关部门,听证代表身份和信息的公开透明、听证会的程序正义等问题亟待解决。
更值得深思的是,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习惯性质疑?而当下,公众信任度不高、甚至屡遭质疑的制度,并不止听证会。以完善、创新相关制度设计为目标,我们还要付出诸多艰苦努力。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