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齐鲁晚报:谁来剔除攀附在“脊梁”上的名利

2011年07月22日 08:4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每一次虚假的评奖都是对社会信任体系的摧残,“扯大旗作虎皮”的行为固然可恶,而可怕的是“老虎”打盹,不管不问。

  如同拔出萝卜带出泥,在媒体的追问之下,一个被人戳脊梁的“共和国脊梁”奖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虽然获奖人倪萍自称在这个奖项上分文未取,但邀请函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有5000元奖金“略表心意”,这份奖金,你领或不领,都是真实存在的。当然,这个奖金也不是主办方“倒贴”,有了其他人员的“参会费”做保障,主办方必然稳赚不赔。另外,借此活动得到的书画捐赠,以及另一个被克隆的“脊梁”奖,都能产生更高的附加值。

  以“共和国”的名义,几家主办方把评奖搞成了产业,而公众又哪里知道,这些颇有“国优部优”意味的奖项竟然如此荒唐怪诞。据说,这个“脊梁”奖在十年前也曾表彰过袁隆平和王选等响当当的人选,只可惜赚钱心切的主办方最终被金钱压弯了脊梁。现在攀附在这个“脊梁”奖上得名获利的都是哪些人,很值得说道说道。

  尽管主办方之前也抛出过“临时工”伪造文件、公章被冒用的说法,但是随着媒体的深挖,主办方自身已是破绽百出。由国资委主管的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和由文化部主管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都未向业务主管单位上报备案,甚至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目前还在定向检查和整顿期;《影响力人物》在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上并没有登记注册的记录,其真正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在云遮雾罩中。

  这样一个违规的评奖活动竟然还能大张旗鼓地遍撒“英雄帖”,更难以理解的是,主管部门在事发前大多陷于“失聪”状态,直到媒体大声提醒,才想起自己的职责。如果说,倪萍是被主办方忽悠过去的,那这么多的主管部门又被谁蒙蔽了?是真的不知道,还是真的不想知道?

  除了对卖奖的主办方好奇之外,公众也很想知道领奖的都是何许人也。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知道不少明白人拒绝了出价不菲的“脊梁”奖,但是也有人自得地领走这个奖项。领奖人中不乏倪萍这样为人站台的“名人”,更多的应该是想出名而不得的人,于是掏钱出名。买奖也许不全是为了虚荣,学术上造假的教授得过科学技术进步奖,倒塌的桥梁得过优质工程奖,这些奖项掩盖了很多问题,也给获奖者带来了很多看得见的好处。只要诱饵够分量,总有愿者上钩。

  至于那些捧了人场的“名人”,无论从中拿不拿钱,想必也不全是出义务工的。出场一次,有鲜花,有掌声,还有奖金,领奖比走穴还轻松,何乐而不为?殊不知,这背后也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圈套。当年的“万里大造林”项目利用一些明星的“名人效应”,吸金十多亿,坑苦了许多投资者。那些明星应负的责任恐怕不是一句“不知道”所能推脱的。所以,谈到“脊梁”奖而落泪的倪萍更应该起诉的是主办方,而不是揭穿“皇帝新装”的李承鹏。

  一地鸡毛的“共和国脊梁”奖暴露了当前社会的诸多乱象,而这样的交易也不一定就是个案,社会团体所办的民间奖励现在可能已多如牛毛。每一次虚假的评奖都是对社会信任体系的摧残,“扯大旗作虎皮”的行为固然可恶,而可怕的是“老虎”打盹,不管不问。(评论员 沙元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