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冲击5000米成功
——记我国载人潜水器创造中国深潜纪录
7月26日上午9点,“蛟龙”号深潜试验再传捷报,在下潜试验中成功潜至5057米,突破了5000米水深大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5000米深度意味着,我们有能力到达地球70%以上的海底。也就是说,我国对深海生物、深海化学、深海地质的调查研究,可以扩展至地球70%以上的海底领域。
“蛟龙”好样的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7月1日,“蛟龙”号随“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东太平洋执行此次5000米级海上深潜试验任务。21日凌晨5点26分,“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4027米,突破了去年创造的3759米深潜纪录。
今天,“蛟龙”号在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执行第二次下潜试验任务。凌晨3点38分,“蛟龙”号正式下潜。4点46分,下潜深度达到2000米,5点40分达到4072米,6点07分成功突破5000米级水深大关,6点17分下潜至5057米水深,顺利完成下潜任务。6点48分,“蛟龙”号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9点30分浮出水面。10点“蛟龙”号回收至“向阳红09”船,整个过程各项仪器指标及通讯正常。经现场指挥部及海试领导小组最终核实确认,此次下潜试验完成了既定目标。
“蛟龙”下去能干活
据现场指挥部刘峰介绍,在今天上午历时近6个小时的下潜试验中,“蛟龙”号不仅成功下潜至5057米水深,坐在舱内的潜航员在5000米水深时对潜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验证,多次进行坐底试验,同时拍摄到海底生物照片,实现了“下去能干活,上来保安全”的目标。“此次下潜成功,为后续第三次下潜开展海底观测和取样等水下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讲解说,“蛟龙”号的动力源是蓄电池,“无动力下潜上浮”设计技术为它节约了能源,下潜时的重要角色是两组压载铁,下沉到达预期位置时,抛掉一组,并通过可变压载水泵进行微调,实现悬停;采样工作结束时抛掉另一组,即可实现上浮。
“稳定的贴近海底自动巡航能力、精确的悬停定位能力,这两个条件使‘蛟龙’号能够在地形复杂的海底搜索目标。”徐芑南表示,“蛟龙”号有三方面国际领先的技术,这是其一。“传感器要精确、运动控制方法要好、执行机构要灵敏。‘蛟龙’号布有7个推力器,原地就能转圈。”此次海试区域的海底流速很低,也保证了“蛟龙”号的定位精度。
高速数字化水声通信,可向母船传输文字、语音、图像,是“蛟龙”号的另一先进技术。即使水声通信出现故障,还有一套水声电话备用。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充油银锌蓄电池是它的第三大亮点。此外,“蛟龙”号还具备多种考察手段,能够实现运动过程中的工作,还能够坐底。
“蛟龙”安全系数很高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快下潜上浮速度是每分钟42米。怎么保证潜航人员和“蛟龙”号能从5000米深海及时、安全浮上水面?徐芑南说,现在的设计是通电吸附、断电抛载。即使断电还可以利用液压缸“顶掉”。
为保证安全和获取最大浮力,假如“蛟龙”号重140公斤的两只机械手失灵,甚至被海草纠缠,则可分别“断臂”。“如果还上不来,那就是陷在泥里‘不能自拔’了。”此时,潜水器发射带有长缆绳和闪光器的应急浮标,海面上的母船能够迅速定位并实施救助。“蛟龙”号球舱内需消耗的氧气、吸收的二氧化碳,是按3位潜航员12小时工作时间设计的,应急呼吸系统为72小时。(记者 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