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坊间流传的南京城市内所有屋顶成片涂色的说法,南京市房产局物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朱鲜荣25日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朱说,目前南京许多楼宇的屋顶的确色彩混杂,如果从紫峰大厦往下看,很多屋顶露出光秃秃的水泥顶,现在准备着手进行鼓楼片区的屋顶色彩改造工程,计划的片区是紫峰大厦上往下看目力所及的范围。至于改造的办法,希望与平改坡的工程一起推进。(7月26日《扬子晚报》)
南京的这项“染楼顶工程”引起了南京市民的广泛质疑,几乎没有正面肯定的意见。《扬子晚报》这篇报道刊出后,相关负责人虽然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估计也很难平复市民的议论。很简单,这次楼顶改造的出发点仍旧是改善紫峰大厦的视觉景观,平改坡工程还只是“希望”与其一起推进。
旧式的“火柴盒”楼房,因为是平顶,容易积水渗水。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开展了“平改坡”工程,即给楼房“戴帽子”加坡顶,这的确是一项惠及民众的工程。南京有关部门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在平改坡中注意楼顶的色彩统一,那市民肯定不会有啥意见。而现在楼顶改造的目的首先是让上紫峰大厦的“高端人士”向玄武湖景区一眼望去要舒服,平改坡不过是“希望”能兼顾而已。而此前,一部分在改造范围内的楼房已经平改坡,如果色彩不符合要求,还得面临“二次折腾”的命运,这怎能不引起市民的怨言呢?
在谈到这次改造是不是要相关市民“贴一点”的问题时,朱鲜荣肯定地说,只要是在这100幢(改造)范围内的建筑物,屋顶修缮费用肯定是不需要老百姓出钱的,而是由市、区两级财政来承担。
这个“市、区两级财政承担”之说,实际上就是“染楼顶工程”的“理论根据”:我又不要你掏钱,改造你家的楼顶,你还有啥意见?但是,如今的老百姓,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老百姓了,他们都知道自己是纳税人,你那个“市、区两级财政”的钱都是老百姓掏的钱,不过是从消费、个税、单位税收等各种渠道掏了钱给财政,财政才有钱。财政的钱本来就是老百姓自己的钱,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仅不是政府的“恩惠”,而且政府如何花钱,还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正因为如此,南京的市民才对这次“染楼顶工程”倍加关注,他们一边质疑,一边也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称城市建设中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建议将改造楼顶的这几千万元,投入到更紧迫的民生工程中去,比如下水道的改造等等。有网友就表示,有钱应该先把排水系统搞好,免得下大雨再淹了。毕竟,前不久南京刚刚被大雨淹过。
南京市民对有关部门主导的楼顶改造工程的广泛质疑,是公民意识的具体体现,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可惜,某些官员的思维已经落后于时代,以为“肯定不要老百姓掏钱”就可以鸦雀无声了。错了!你掏的钱,不是你自己的,它本来就是老百姓的。你只有精打细算为人民理好财的义务,绝没有财大气粗、“施恩于民”的权力。((江锡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