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溯源
元帅竟是“弼马温”
我国古籍上早有用“将、帅、校、尉、士、兵”等称呼不同等级的军人,但现在表示军衔的“中尉”、“上校”等汉语词汇,也主要是对西方军衔等级的意译。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军衔制度,是西方军队从15世纪逐步发展成型的。
兵
作为军衔中最低的等级,“列兵”一词源自意大利,指的是雇佣兵。列兵中的优秀分子被称为“上等兵”,这是德语中最先出现的。15世纪的法军中出现了“军士”的称呼,意思是“有职务的士兵”。
尉
“准尉”作为士兵和军官的分界线,来源于斯拉夫语,最初是俄国和东欧军队中被选拔出来担任“旗手”的勇敢士兵。“连队”作为军队的战斗单位,出现很早,指挥一个连的队长称为“上尉”,副队长称为“中尉”,而掌管军旗的军官则称为“少尉”。
校
早期军队中,“团队”是重要的中级编制单位,团长被称为“上校”,而他的副手则是“中校”。“少校”一词则源自“年长的”、“有地位的”,类似于“长官”之意,往往被授予营长和要塞司令官。“大校”是在20世纪才在部分国家出现的军衔等级,可以理解为“资深的上校”。
将
“将军”是拉丁语“军队主管”的意思,后来被分为少将、中将、上将和大将等,此外有的国家还设“准将”一职,通常为旅长准备。
帅
说来有趣,西方军衔中“元帅”最初来源竟然是“弼马温”。元帅作为最高军衔是从16世纪的法军开始的。而法语中“元帅”一词则来源于德国词汇“马”和“仆人”,最初指的是给国王看守马厩的官员。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马匹本来就是重要的军事资源。中国古代的最高军事长官,不也称为“大司马”吗。
各国军衔
大体一致各有特色
美国:美军不设元帅,最高军衔为上将。对于战争期间的方面统帅则授予“五星上将”,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元帅。此外,美军还有“六星上将”、“特级上将”两个名誉军衔。六星上将仅授予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一人。特级上将分海陆两个,分别授予海陆名将乔治·杜威和约瑟夫·潘兴,都是终身的名誉称号。
俄罗斯:前苏联的军衔较为复杂,单是“元帅”就分了四个等级:苏联大元帅(仅授予斯大林一人),苏联元帅,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这让不熟悉的人看得眼花缭乱。俄罗斯对其进行了简化,仅设俄罗斯联邦元帅一个等级。
朝鲜:朝鲜人民军与前苏军类似,也设了“大元帅”、“元帅”、“次帅”三个等级。其中大元帅仅授予金日成一人。
日本:过去,日本的上将被称为“大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则分别称为“大佐”、“中佐”、“少佐”、“大尉”。而在重建自卫队后,则将其他国家惯用的“上中下”改为“一二三”,如将一(上将)、将二(中将)等,跟麻将牌一样,让人觉得有些古怪。
杨益 费润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