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长沙逢雨必堵 下水管竟然塞满淤泥
距武汉内涝过去仅十天,6月28日,暴雨又袭击了湖南长沙。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下午2点时,长沙市6小时内降雨量达54毫米,多处地段严重积水。在城区一处交通要道,涵洞最深处积水漫过大腿,母亲只能背着孩子趟水上学。在积水最严重的八一桥下,公路变成一片汪洋,不少汽车在水中熄火。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左手边有一辆车陷进下水道口。
由于暴雨导致路面情况复杂,摄像师在拍摄中也险些跌入井里。下午五点,记者又到中心城区的芙蓉路立交桥,那里水深已超过两米。
(湖南台资料)记者:“我现在来到芙蓉路立交桥桥下,整个桥下面被积水所覆盖。顺着我的手指往那边看,有一辆小车被淹没了,可是我现在看不到车顶。”
当地环卫、交通部门赶来营救,一名环卫工人潜入水中,将绳索系在车上,最终将车拖出了积水。
第二天,记者与湖南大学教授,长沙市排水专家王新夏一起,再次来到大水退去后的芙蓉路立交桥,对积水原因做进一步调查。走到桥下,记者看到,这条排水沟的前两块排水箅子的孔道已经被泥土堵塞,而在第三块排水沟内,又发现了更多的堵塞物。
同时,记者在立交桥下两侧长约200米的排水沟内发现,水沟不是被泥土封住,就是淤堵着垃圾,排水能力基本被破坏。在采访的3个多小时内,记者一直没有看到主管长沙市排水的城管部门来这里清淤。长沙市排水专家王新夏告诉记者,立交桥地势低,四面的水向桥底汇流,必然将垃圾、泥土等冲刷过来堵塞井口,所以及时清淤非常重要。
而且,这座立交桥的下水管网位于地下三米处,属于最低位置,靠自然排水无法排出,必须依赖泵站抽水,把水排掉。
下午2点的时候,机动车不能通行了。9点半调来大泵,到了晚上10点的时候才开始通车。
在值班日志中记者发现,泵站当时没有开启,而是依靠较晚调来的泵车对积水进行抽排,才解除了水患。据了解,长沙市排水管网的核心地段共设置了泵站10余座,担负着人口密集地区或交通枢纽地段的排水重任,那么,为何重要的泵站会在关键时刻毫无作用呢。
记者问到,当时积水之后为什么不能立刻开启这些泵?湖南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新夏表示,(泵站排水)出口可能受到限制了,这个桥通有两个管径,一个一米二的,一个一米的。但是规划是要用两个一米五的,所以差了两个数量级。排水功能就不一定能够满足这么高强度的排水要求了,泵站就算启动也没用。
湖南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新夏告诉记者,芙蓉路立交桥建于2001年,2004年王新夏等排水专家对这里的排水系统进行了重新规划,要求泵站出水管道的直径应达到一米五。然而,长沙市城管局却没有按照规划进行改造。
湖南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新夏说,立交桥下面有一根危及到桥梁安全的梁,所以当时不敢改。
记者发现,不仅出水管有问题,水泵的管道也存在安全隐患。顺着水泵管道向下望去,透过铁板的缝隙可以看到,有水流从下面经过。记者采访那天没有降雨,但是根据记者目测,水流距铁板的距离只剩不到50厘米,也就是说,暴雨来时,这样的水管很可能无法满足排水需要。
随后,记者来到一片新修的住宅区。这里紧邻浏阳河,是长沙市下水管网的入河排水口之一,早年经常发生内涝。但随着路面开发,地下管道实行雨污分流,入河管路也扩容了。当天,勘测人员要对地下管道的排水参数进行测量,记者也跟随他们进入了管道。
勘测人员叮咛记者,下管道的时候要扶着中间慢慢的下,下一个扶一个。
记者下到井底,一脚陷进了又软又厚的淤泥中。长沙勘测院工程师杨志波告诉记者,这是28号暴雨冲来的淤泥。
长沙勘测设计院工程师杨志波说,这些淤泥就是当时雨水走的线。记者看到一条黄色的泥印,就是雨水走过的线,当时的大水也就占了这条管道的四分之一。长沙勘测设计院工程师杨志波告诉记者,必须赶快上去了,这里不能待太久,有沼气。
杨志波告诉记者,这种大容量的泵站造价上亿元,在长沙并不多见。长沙市的排水管网最早建于明末清初,七、八十年代扩建后沿用至今。但现在,长沙城已经从解放初的7、8平方公里扩展到300多平方公里,增长了40倍,老管网成了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3年来,长沙虽然投入1.5亿元,对市里1800公里的下水管网进行了勘测和整改,但这只是市内所有地下管道的一部分。28号的暴雨一来,已经整顿一半的管网还是暴露出了问题。
长沙勘测设计院工程师杨志波告诉记者,像长沙这种地方,并没有严格的排灌设施,除了用压力管和电泵抽,就是用闸。慢慢地,江里面的水就往里面倒灌,造成淹堵。
长沙市有湘江和浏阳河穿城而过,一直以来都是内涝重镇。1976年7月,长沙内涝,湘江边的下河街变成一片汪洋。1998年6月湘江涨水,橘子洲头被淹,行人只能靠三轮车出行。2005年5月,降雨导致火车站广场、人民路立交桥下、火车南站等地内涝较严重,造成交通堵塞。2008年7月岳麓区教师村的积水无法排出,变电站被淹,居民被困在一片黑暗中。2010年5月,劳动路与白沙路的交汇处,不少的下水道井盖被水冲掉,给行人带来了极大的危险。2010年6月,袁家岭立交桥6个排渍泵全开,积水仍有10多厘米深。同年8月,长沙市芙蓉路八一桥路段因大雨积水,造成道路拥堵。
和武汉一样,对于长沙内涝的原因,很多人归结于管网老化和降雨量过大。但是与武汉不同的是,长沙近年来投入了1.5亿进行管网改造,可是,一场暴雨,将长沙不再淹水的神话化为乌有,更因此受到了长沙市民的质疑。湖南大学排水专家王新夏认为,天气原因固然是形成内涝的必然原因,但下定决心、花力气进行的改造为什么漏洞百出,这与管理者的执行力不无关系。
湖南大学的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新夏告诉记者,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比以前增加了,第一是天灾的原因。第二,从城市经营管理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发展扩张比较快,规划修编了,但是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跟不上。第三,按照维护条件来说,对网管进行一年一次的维护,但有时候维护不一定到位。第四,改造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原来的系统产生一些破坏。第五,有些施工、设计、管理的相对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有些地方不一定能够跟规划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