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8日18时30分左右在朝鲜西北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在登陆前的一个半小时,“梅花”已经减弱为热带风暴。从7月28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梅花”就开始了与人类“捉迷藏”的过程。它的强度经历了增强——减弱——再增强——再减弱的变化,可能登陆地点从最初预测的浙江到江苏一带沿海,转移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在朝鲜西海岸登陆。从“超强台风”到“热带风暴”,让人担心不已的“梅超风”缘何变成了“梅干菜”?
“梅花”为什么强度起起伏伏?
“梅花”自7月28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先后经历了“增强——减弱——再增强——再减弱”的过程。近乎完美的螺旋云系结构和不断加强升级,都让人担心它会成为“桑美”(2006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的翻版,网友不禁惊呼:“梅超风”就要来了!
但是之后“梅花”出现的变化降低了它的危险度,“梅超风”变成了“梅干菜”。中央气象台刘芯竹介绍,从6日凌晨开始,“梅花”的完美形状出现严重变形,两侧的云系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东侧云系非常旺盛,继续加强,但西侧的外围云系却明显减弱,从卫星云图看,就像是一朵梅花被吹掉了一半的花瓣。
6日15时,“梅花”从强台风减弱为台风;8日17时,“梅花”减弱为热带风暴;最终在朝鲜西北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
气象专家介绍,台风强度预报在国际台风届是公认的难题,对台风强度变化的机制还缺乏很深入的认识,中央气象台正在对“梅花”强度起伏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从目前的分析看,移动速度和海温条件都是影响台风强度的重要因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平均移速一般为每小时20公里左右,受大气环流影响,“梅花”移动速度较慢,仅为每小时10至15公里。“梅花”长时间在同一片海域维持,由于风浪导致深层冷海水上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强度的加强。
另外,26摄氏度以上的海温有利于台风强度发展。目前黄海中北部海水温度低于26摄氏度,因此“梅花”移动到黄海南部以北后强度逐渐减弱。
“梅花”为什么绕着中国沿海打转?
“梅花”5日下午进入东海东南部海域后,逐渐向我国华东沿海靠近。本以为会在华东沿海登陆的“梅花”,却在到达我国近海海域后转了一个弯,擦过浙江舟山群岛,北上山东半岛。此后“梅花”依然对登陆没有“兴趣”,在擦过山东半岛东部后继续北上,向辽宁南部沿海靠近,最终在朝鲜西北沿海登陆。
“‘梅花’的路径与预测登陆地点一变再变,主要是由于影响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强度偏弱,周围还有几个小的高压系统势力彼此相持,导致‘梅花’的引导气流较弱,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玲说。
张玲介绍,2日晚间“梅花”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但是移动速度非常慢,说明台风的引导动力比较小。3日下午,在“梅花”东侧生成了今年第10号台风“苗柏”,“苗柏”与“梅花”形成了东西走向的辐合带,有利于向“梅花”偏西方向移动。
4日夜间,“梅花”转向西北方向移动,这是因为“苗柏”与“梅花”距离比较远,辐合带从中间断裂,梅花北侧的副热高压落到东侧,导致了偏北风量加大,“梅花”逐渐北上,最终擦过山东半岛,在朝鲜西北沿海登陆。
“梅花”登陆后还将持续多久?
从7月28日生成到8月8日登陆,“梅花”的“寿命”达到12天,在台风界已经是“长寿老人”。未来“梅花”还将肆虐多久?
“预计‘梅花’9日就会减弱为热带低压,并停止编号。”张玲告诉记者,“梅花”的寿命已经是偏长了,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持续时间非常有限。
尽管如此,“梅花”仍将给东北地区带来强降雨。中央气象台8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辽宁中东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局部有大暴雨。
与此同时,渤海东部、渤海海峡、黄海大部以及辽东半岛及其沿海、山东半岛及其沿海将有7至8级大风,“梅花”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有9至10级。
气象专家提醒,目前“梅花”带来的大风影响比较明显,应及时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对于危房人员要及时进行转移。(新华社记者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