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反贪”转民生,民间网站能说说烦恼也不错

2011年08月09日 14:1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前段时间,受印度反腐网站“我行贿了”迅速蹿红的启发,国内一下子冒出众多模仿者,连名字都像孪生兄弟。不过,这些网站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受追捧,访问者不多,原本以为它们会就此悄然消失。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至少已有4家这类网站成功备案,开始合法化运营。(8月8日《新京报》)

  反腐网站获准备案,有些意外,也引人遐想。是被“招安”,还是纳入了制度化反腐的轨道?多家反行贿网站,能否克隆印度先行者的成功,成为民间反腐的重要力量?

  好像还不能如此乐观。“我行贿了”等网站的产生,本是跟风模仿的产物,无法排除赢利和炒作的原罪,以及借删帖私下“勾兑”的猜疑。而且,由于内容缺乏特色和吸引力,短暂的热闹之后,它们差不多快要被人遗忘了。

  其实,这类网站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是否赚钱,而是如何定位。如果把它看做反腐网站,就涉及信息核实、隐私保护、权力施压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责任,显然不是一个民营小网站所能承担的;如果仅办成一个宣泄平台,供人讲述自己的行贿经历,又缺乏竞争力,很难吸引来流量。类似的网站、论坛,再在上微博、社区,我们并不缺乏这样的平台。如果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呼应,扳倒几个贪官来,恐怕很难引起人们关注。

  正是基于这种纠结,有的反受贿网站已经宣布不再接受举报,有的把自己定位为“民生网站”,提供一个交流信息和宣泄情绪的平台。当然,这样也不错。实际上,声名显赫的印度“我行贿了”网站,主要功能也是不负责抓贪官,而是一个宣泄和救赎的平台。“我行贿了”网站发言人说,“这里并不是一个指控具体贿赂行为的机构,如果要举报腐败个人,人们可以去政府的监管机构。正是因为不涉及具体个人,网站也不用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围绕真伪的争议中去。”(据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

  该网站在印度之所以受热捧,一方面契合了人们对无处不在的腐败的痛恨,另一方面,网站也引起了印度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重视,被举报较多的交通部等部门,还主动从网站寻找反腐线索,目前已有20名官员受到处分。    

  可见,反腐是一个系统的制度体系,不能奢望一家民间网站,扛起更大的责任。其实,我们并不缺乏网上反腐的渠道,各级纪检、反贪部门,都被要求要畅通和完善网上举报;微博等新兴媒体,也被人们用来举报贪官,反映问题。民间的反腐热情,需要得到司法、检察、审计等部门的回应,纳入制度化反腐的轨道,才能更有力量,形成威慑。

  仍要肯定的是,数家反行贿网站通过备案,终归是一种进步。哪怕只把它们当做民意的出口、减压的平台,也是有意义的。同时,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揭发日常腐败、交流反贪经验的平台,更容易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对于这些民间反腐网站,可以不必急于追求扳倒了几个贪官,解决了多少个案;也不必苛求网络环境的绝对纯净,彻底消除谣言和诽谤。有这样一个平台,至少可以晒一晒自己身边的不合理现象,对于习以为常的红包、赞助费,正常办事还要请客送礼等日常性腐败,我们并非只能默默忍受,更多人主动说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就会对腐败形成抵制和威慑,也能为制度化反腐提供方向和动力。这是一种“减压”,也是一种救赎。(丁永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