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故宫的“扒粪”,仍在升级:近日,有媒体曝,故宫2009年曾发生内部人士私分票款案。工作人员勾结导游带领游客绕过买票环节入故宫,票款被私下“勾兑”。此事被举报后,传故宫给举报人10万元封口费。对此,故宫表示无可回应。(京华时报 8月10日)
污点既在,扒粪难止。“封口费丑闻”,对厄运缠身、屡成新闻“座上客”的故宫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从波澜横生的“失窃门”,到尘嚣再起的“屏风案”,故宫的满地狼藉,直指“管理无方”“权力骄横”等痛处。故宫疮痍弥望的景象,也让人们拾起诗人梁小斌式的诘问——“故宫,你的钥匙丢了吗?”
故宫是国人共有的瑰宝珍藏,也承载着文明记忆的沿袭重任,裹着沉厚的历史意义集束。作为中国头号文化遗产,它的价值难以估算,对它的保护举足轻重。然而,闪失频出、波折不断,让故宫保护太过懈怠,管理方的保管失当、假以徇私,甚至跌坏文物,动辄得咎。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还直言不讳:故宫保护,所托非人。
私分票款、封口费,确属媒体“翻旧账”。在故宫为劫波频生,而焦头烂额之际,新旧账一起算,对故宫管理方来说,显然有些应接不暇。在“隐瞒不报——公众扒粪——内部处理”行事理路的循而往复后,管理者似乎失去跟公众对话的耐心,直接奉上了“无可奉告”。
真相公开,是责任方的义务所系,也是对接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必要路径。因而,无论是“瓷器门”,还是封口费丑闻,都并非微不足道、可以家丑化的小事。关起门了事,抑或敷衍塞责,都是对舆论监督的架空,也是公共担当的泯灭。将实情置于阳光下,倘有过失,以诚心来自我救赎,才是故宫外向化的管理“真经”。
饱遭诟病之后,故宫仍无革面之意;相反,舆论倒逼换来的是管理者的“破罐子破摔”,任外界“洪水滔天”,它奉行“沉默是金”的口诀,试图用关门不语来冷却民间关注的“高温”。而其主管部门帮腔式的“未发现财务问题”,也在增加死扛的底气。
私分票款,中饱私囊,实则对公共利益的侵蚀。若故宫沦为管理者徇私的“棋子”,票款“勾兑”成了利益增肥的筹码,那公物不公,故宫被矮化成了私人“后花园”。被抓住把柄后,故宫讳疾忌医,立马为遮掩耳目而“封口”。封口费何来,不言而喻。若“分赃”和封口费两状劣迹属实,管理者的污点当然倍增。在故宫管理和民利“十指相牵”的情境下,公众自然不愿置身事外,想刨根问底儿。分赃嫌疑和封口费疑云,在所难免地摆上公共议程。
说法确凿,只待故宫证实。坦诚以告,或许尚能挽回些许形象。可故宫直接示以傲慢:无可回应。以缄默对执拗,以傲慢对期许,故宫本已残存无几的声誉,必会再度摇摇坠地。只可惜,公众的正义追求没那么脆弱;无数双眼睛,仍在探查幽微。
故宫不奉告,“扒粪”难止步。尽管故宫里的谜团和混乱,应验了鲁迅先生的悲观论断:“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易保存,内行便将东西糟蹋完”,也映衬出管理无术和公权怠慢,但公众的希冀不会冷却,希望故宫能回归清净。监督的“碰壁”,不会是眼球聚焦的“挽歌”。某种程度上,故宫的命运,对应着文化的命数——对历史珍藏的态度好坏,正是文化盛衰的现实伏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