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称高铁降速是理性回归 重建信心需时日(2)

2011年08月11日 19: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日前在该公司位于浙江的高铁扣件生产基地看到,偌大的厂房外冷冷清清,几乎没有工人和车辆进出。

  “高铁扣件车间已经停产了。”晋亿实业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动车事故给硬件厂商带来的冲击有两个层面:一是新接订单的消失。晋亿实业最新签订的一笔铁道扣件合同是在7月20日,此后公司再无公告中标信息。二是在手订单的延迟交付。“本来公司还有数亿元的供货合同,因对方要求推迟发货,生产只好暂停。”

  受到冲击的绝不止晋亿这样的配件生产商。动车组制造商中国北车日前宣布,因旗下长客股份生产的动车连续出现故障,已决定主动进行内部质量排查,并暂缓CRH380BL型列车的交付,涉及合同金额67亿元。高铁工程承包商中国中铁则表示,因政策调整和审批存在不确定性,取消之前的定向增发计划。

  “虽然我们相信高铁总的投资规模不会发生变化,但在安全生产和铁道部融资吃紧的双重压力下,投资进度将大大放缓。这意味着,部分高铁概念股在上半年业绩尚可的情况下,下半年可能快速下滑。”一位研究人士分析说。

  “关键还要看安全保障”

  对于此次高铁的降速降价,多数公众表示了认可。根据一家门户网站所作的调查,18%的受访者认为此举是“不错的沟通手段,可以挽回点人气”,但亦有75%的受访者提出殷切希望:“关键还看安全保障。”

  事实上,降速只能增加“安全冗余”。要想实现真正的安全运行并重拾公众信心,我国高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专家孙章指出,我国铁路运输从第六次大提速到现在只有4年的时间,时速从160公里时速提到300公里。相比之下,日本从210公里时速提高到300公里时速却用了47年的时间,德国也用了20年的时间。

  他分析说,虽然我国高铁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比如打桩控制沉降、无砟轨道等方面的技术,但有些方面是走不了捷径的,尤其是联调联试。“有些线路的联调联试时间只有几个月,这是远远不够的。最好在一个完整的季节周期内,经历春夏秋冬各种气候的考验,用1到2年的时间进行磨合,尽量避免把问题带到运行期。”

  对此,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日前也表示,要尊重铁路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不得随意压缩工期。

  鉴于铁路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已告终结,高铁相关公司正在积极筹划突围。晋亿实业副总经理涂志清告诉记者,公司已开始筹建三个物流基地,计划由制造型企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尽量减少对高铁业务的依赖。而中国铁建日前也宣布,在做好铁路工程的同时,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资的机会,成立专业的港航局集团进军这一市场。(记者何欣荣、贾远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