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透明和预算公开没有回头路可走,公众对公开信息质量也有新的期待
在中央部门陆续公布“三公”经费之后,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参照执行。北京市随后响应,成为全国首个公开政府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相关信息的省级地方政府。
来自北京市审计局的消息称,8月15日,北京44个已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算的政府部门将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开2010年部门财政决算信息,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公”经费包含其中。按照要求,44个部门信息将在一天内同时公开,公布的截止时间是当天晚上。(8月15日《北京晚报》)
作为第一个跟进公开“三公”支出的地方,北京的做法确有不少亮点。比如,相比之前某些单位公布的拖拖拉拉,北京44个部门被要求在同一天内公开预算,无疑更便于对比和监督;作为财政预算编制牵头单位和预算执行审计单位,市财政局和市审计局也同时公布各自花费账目;从已公开的财政局等部门的信息看,在“三公”经费及其说明中,包含了“三公”经费的统计口径、各项支出构成等信息,以及出国人员每人次花费、平均每辆公车的运行费用等可供比较的数据。
在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之际,人们已经在期待地方能够接棒跟进。事实上,地方公开“三公”经费,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得多。中央部门经费来源相对简单,以财政拨款为主,各项支出也更容易弄清楚,公布与否更多是决心和信心的问题。而各级地方政府,资金预算外运行还比较常见,“三公”支出数量更庞大更复杂,公私不分、化公为私等现象更为多见,要弄清楚“三公”经费的状况,并敢于公开、接受检验,其意义不容小觑。不仅可以提高地方财政透明度,更可以以此为抓手,推进权力公开运行,接受人民的监督。
这一次,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在公开“三公”上带了个好头,而且相比之前公开的中央部门,在公开口径、公开时限上,都有不小进步。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公开时间还可以提前,不要等到预算执行和获批之后,这样公众参与和监督才可以提前介入;公开的渠道不一定要分散到各个部门的官网上,可以通过牵头编制预算的财政部门统一发布,这样更方便对比和监督。更重要的是,公开的信息还可以更细化,按照中央要求,至少可以从“项”详细到“目”,在基层部门,可以像白庙乡那样,具体到每一辆车、每一顿饭的花费。公开得越详细,越容易判断哪些支出是公务所必需的,哪些是可以压缩的,才能真正达到便于监督的目的。
北京的行动表明,财政透明和预算公开的门既然已经打开,就没有回头路可走,公开已是大势所趋,公众对公开信息质量也有新的期待。靠拖延、观望,已不是办法,反而越早公开越容易赢得主动。只有各级地方政府跟进,公开的信息越来越详细,众说纷纭的“三公”经费总数,才能真正呈现,不会变成“竞猜”。如此,缩减行政开支、监督权力运行才有更好的基础。
随着地方的跟进,对预算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上来说,要通过预算法的修订和相关制度建设,为预算公开定规矩,在公开时限、统计口径、问题回应、预算修订等方面,都需要统一的安排。从下来说,需要各地通过预算公开竞赛,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预算公开的质量。
北京晒“三公”,亮点不少,开了一个好头。但目前的公开力度,与香港政府预算案细化到一把椅子相比,距离白庙乡的“全裸”目标,仍有不小的改进空间。开弓没有回头箭,乐见各地把这场公开接力继续下去。(丁永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