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青基会:“中非希望工程”10%管理费合理(2)

2011年08月18日 06:0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回应

  卢星宇 1987年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传媒专业毕业。现任“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秘书长。昨日,其身份饱受质疑,卢星宇将原认证微博,“卢星宇-吸血鬼美人鱼”改名为“卢星宇年轻人更要努力”,并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统一答复。

  为何去非洲建学校?

  卢星宇:帮助非洲失学儿童,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中国政府近几年给非洲各国捐建了100所小学,受到全球盛赞。一批富有爱心的中国企业家自发的跟随政府的脚步,为非洲捐建希望小学,是好事。

  24岁担任执行主席?

  卢星宇:中非希望工程动员捐款、对外联络、活动组织等很多具体工作由我负责执行。实践证明,我也有能力做好所承担的工作,所以组委会让我担任执行主席。执行主席是一份责任,不是一个官位。大家好奇可以理解,但事情就这么简单。

  10%管理费用于何处?

  卢星宇:工程章程、协议上明确规定:企业家把善款直接汇到青基会,由青基会按国家法律法规统一管理,同时,青基会负责学校的建设工作。青基会按国家规定的10%提取工程管理费,用于学校建设管理和工程的日常组织管理,绝无任何问题。由于是国际工程,管理成本比国内高得多,初步估算,10%的管理费可能还很难打住。为此,我去非洲4趟的所有费用和几次募捐动员活动的所有费用,都是我父亲给我支付的。迄今为止,我没有在管理费中报销过一分钱。我是工程第一个捐款到账的人,我把从小到大长辈们给我的几百个红包总共100万元,全部捐给了工程。

  为何网上晒幸福?

  卢星宇:我是想向关心我的网友们分享我的快乐。我认为,这是对网友们的义务。

  同时,我也希望让更多的人坚信做好事有好报,做好事受人尊敬,得道可以多助,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特别是希望“富二代”们都能成为“仁二代”。

  既然搞慈善,就要按慈善规矩办

  “中非希望工程”仍需进一步公开信息。“富二代”有意搞慈善,是好事,需要鼓励,但也应该公开、透明,按慈善规矩办。

  这两天,85后“富二代”女孩卢星宇成为“网络红人”。

  卢星宇的“走红”,可以说是“躺着也中枪”。8月16日,网友本来正在关注北京拆除打工子弟学校,结果有人就搜出“中非希望工程”,与之做对比。后来,又有网友开始搜索中非希望工程的相关信息,结果就发现了卢星宇———这位神秘的“女杰青”(有资料显示,她被誉为华商世界“最年轻的社会活动家”)。

  截至昨日,卢星宇、青基会等相关各方均发表了声明回应外界质疑。从中可以确定的是,“中非希望工程”乃由青基会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共同发起,卢星宇和其父亲卢俊卿等企业家们捐赠、劝募,青基会具体负责非洲项目的实施。而卢星宇也不回避“富二代”的身份,不过,她更加强调自己是在做“仁二代”。

  如果,事情果真是这样,卢星宇改名“做好事还被人说啊唉”,那份委屈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在“郭美美事件”之后,公众习惯于用一种怀疑的目光审视慈善机构,以及那些高调从事慈善的人士,也有情可原。所以,陌生的“中非希望工程”进入公共视野,受到公众的审视,并不意外。

  当然,有些质疑有些情绪化。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很多城市的打工子弟、很多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更需要优先救助。但是,如果资金来源正当、捐赠目的纯洁,卢星宇们把爱心献到非洲,也无可厚非,他们爱捐给哪里的小朋友是她的自由权利。

  如果有的“富二代”真心热衷慈善事业,为慈善奔走呼号、出钱出力,也是大大的好人。在孔子看来“富而无骄”不如“富而好礼”,事实上,比“富而好礼”更值得推崇的是“富而好仁”。那些真心热衷慈善的富人以及富二代,理应得到社会正面的评价。

  之所以现在社会经常戴着“有色眼镜”、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看待“富二代”搞慈善,恰恰因为当下的慈善界存在着很多暗流、潜规则。这些不良现象,不但玷污了慈善事业,而且也让很多真正搞慈善的富人受到了连累。这或许也是在当下从事慈善者,不得不承担的代价吧。

  不过,反过来说,既然是搞慈善,那么,不论是什么人,都应该按照慈善的规则办事,坚持透明、公开,而且也无惧于社会各界的挑剔和质疑。

  所以,“中非希望工程”还应该继续向公众披露更多的信息。总项目的财务信息以及具体项目信息应该更加详细。目前来看,“中非希望工程”官方网站在信息披露方面,甚至还不如刚刚开始运行的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搞慈善,如果不透明不公开,难免会让公众“想入非非”。

  一句话,“富二代”有意搞慈善,是好事,需要鼓励,但也应该公开、透明,按慈善规矩办。

  □龙树(学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