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在院士增选第一轮就出局,人们有理由要求中科院解释和回应相关质疑,促进院士评选过程公开透明
每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增选,人们更多盯着哪些人入选,从来没有一个人的落选,引发这么多关注。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榜上无名,随后饶毅发表博客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从今以后不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8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很多关注生命科学和教育领域的人,对饶毅第一轮就出局深感惊讶。更令人惊讶的是,饶毅本人似乎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甚至提前数月就写好了“落选答词”。至于原因,他没有讲明,只是说“任何学生物的都会知道原因”。更神奇的是,有网友在一天前就精准预测,《饶毅当不了院士》,惹人遐想。
饶毅在其所在领域的成就和地位,基本上已有公论:归国之前已是美国知名大学讲席教授,在业内顶尖的几本杂志都有论文发表,研究方向和成果也属于国际领先。根据以往院士评选的“惯例”,这些条件足够评一个院士。在挑剔的“业内人士”方舟子看来,饶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早已超过了很多现任院士。当年他的归国,也曾引起不小轰动,成为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典范,甚至被比作当年的钱学森。综合以上因素,饶毅当选院士的呼声很高,第一轮就铩羽而归,让人费解。
既然落选的原因不明,人们难免联想,这可能跟饶毅此前多次公开批评当前科研体制有关。作为科学家,饶毅曾批评科学界的浮躁、教授搞关系不搞学术、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他的上一篇博文中,更是将矛头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命科学领域,认为现在科研人员职称太高,没有“后顾之忧”,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好论文,就可以做院士,助长了科学界的浮躁。不知是不是为了“回应”这种声音,院士评选在第一轮就拒绝了他——当然我们不希望饶毅是“被回应”式出局。
饶毅自称早就预料会出局,并隐晦地说原因“学生物的都知道”。很遗憾,我们多数人不是圈内人,因此不知道真正原因何在。人们很自然会追问,院士评选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赞成还是反对,能否晒晒理由?一系列的疑问,都指向院士评选的公开透明。
院士评选,不像考试比分数高低那样简单,但总要有个标准,而主要的指标,无疑应该是科研水平和学术贡献。既然是选拔,就会有上有下,没当选的,也不一定水平不行,但是,至少评选标准和过程应该更公开,不能让人猜谜。专业上的事,一般人看不懂,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自有判断。如果是因为他的学术研究太前沿,在评委中有不同意见,那倒也无可厚非,这次评不上,其学术成就还有机会得到承认;怕的是像大家猜测的那样,还有学术之外的原因。
之前有个别科学家,事业和成就都在国内,却怎么也评不上院士,反倒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成了国外的院士;像王选这样集多个“院士”于一身的人,也曾抱怨院士更像一种事后“追认”的荣誉,很多人已经退出了科研一线,各种荣誉头衔都来了;正在艰苦攻关的年轻人,却得不到支持和褒奖。这些案例,都表明院士的评价标准和导向存在缺陷,需要通过透明公开来改进。
此次饶毅出局,引发业内外普遍关注,对相关质疑,人们有理由要求中科院解释和回应。如此,才能促进院士评选标准和评选过程的公开透明。对于越来越受关注的院士评选来说,公开透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能让落选者心服,也能提升院士评选的公信力。如此,中国的院士制度才能行之长远。(丁永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