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旱的华北,农用机井、深层地热水机井,纷纷伸向地层深处,“像筛子一样”,是一些地质工作者对脚下地层常用的比喻。
然而,我们仍然不时从各类水利抗旱简报上得知,某地抗旱又打了多少眼深机井。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的配套机井已达86万多眼。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超采已经对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后果,这种看不见的水危机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
40年小屯变迁
近40年来,粮食产量翻了好几番,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近2米。这是枣强县小屯村村民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直观印象。
冀东南平原上这个村籍籍无名,全村仅180余人口,600亩耕地。正是草木繁茂的季节,平坦的大地上作物涨势正旺。村民们指着林间的杂草说,今年雨水较多,庄稼地没怎么费事。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丰水时节的小屯和多年前相比,景象有了很大变化。虽然没有河流流经小屯,但过去下雨时,村中的大坑小坑都积满了水,现在,雨水怎么下,都是坑底朝天。
水一度是小屯农业生产的命脉。40年前,小屯一带的村落,其种植方式都是望天收,物种皆是旱作物,人们盼着风调雨顺,也苦水——因为地下水位较高,庄稼地盐碱化严重。
1966年前后,村里开始学习石家庄等地的经验,搞农田水利化。不久,村里掘了第一眼井,这眼井用脚踏人推的水车。没多久又迈入了机械化,掘了一眼10几米深的井,使用老式的离心泵抽水,灌溉能力大为增强。
离心泵很快就抽不出来水了,井又往下探到3、40米,10来年间,继续下探,改成了潜水泵。如今小屯的浅层地下水位旱天能到90米。
自从有了机井,小屯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村里的地全变成了水浇地,盐碱地都变成良田,种什么都丰收,粮食产量大为增加。用老人的话说,现在村里一家人种地的产量能达到水浇地之前一个生产队的产量。
“平均10年废一眼井,平均每年地下水位下降2米。”村民孟召同说。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正是各地打井大干快上的时候,孟召同进了县里的打井队,这个打井队一度云集了500多人,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打井生涯。每个村都想尽快用上深井水,井架堆满了水利局院子,村头井架上彻夜灯火通明。
由于技术落后,当时打一口井往往需要一二个月。
从70年代到现在,小屯共打了5眼机井,现在运转着的机井有2眼,一眼280米深,另一眼300米深,从地底上抽出来的都是深层淡水。
随着井越打越深,村民开始感受到用水成本的压力,由于是大水漫灌,浇一亩地,一次约要耗费45度电左右,折合成人民币是30.60元,小麦从种植到收割一般要浇上4回水。光电费就要占去很大成本,“如果是麦子,除去农药、化肥,一亩地能赚100元就不错。”
村民们告诉记者,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青壮劳力都上城里打工去,剩下老人和妇女在家种地。“如果没个在外打工的人,种地那点收入连摊机井的钱都困难。”
一眼深机井,现今的价格是10多万元。在村里,挨家挨户地摊上这笔钱,让村干部们十分挠头。很多村便采取集中部分土地,外包出去,由包地人来承担打井的费用。小屯便是采取了这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