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年08月24日 14:58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和要求,日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全面展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大批编辑记者纷纷走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走进厂矿企业、百姓家中,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以真走、真转、真改的实际行动,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全国和全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议召开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行动迅速,于8月16日召开全集团采编部门、单位参加的动员会议,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全面启动集团“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层层建立责任制,要求领导干部切实发挥带头作用,带头深入基层和群众,带头转变作风和文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金平说,党报媒体集团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只有抓住“人民至上”这个根本,才能更好地发挥“耳目喉舌”作用,增强新闻的渗透力,成就集团的影响力,确保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能否取得实效,关键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走下去干什么、看什么、听什么、写什么?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写一些表面化的文章虚以应付,还是真正到群众中去,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反映实际,效果大不一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志欣说。

  会后,河北日报各采编部门和集团各系列报刊分别召开会议,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

  ———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活动实效。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要求,集团各报刊、网站要加强对编辑记者的岗位培训,组织无基层工作经历的编辑记者分期分批赴基层联系点驻点,新入职人员正式上岗前应有基层联系点驻点经历。同时进一步修改完善考核办法,将下基层采访情况作为编辑记者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等方面予以考虑。各项新闻评奖活动重点向深入基层、扎实采访的编辑记者和“三贴近”的稿件倾斜,以此鼓励和引导更多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 创新形式载体,突出重点特色。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利用内部刊物《党报人》以及“党报半月谈”、“传媒沙龙”等学习载体和平台,按照活动要求,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近期还将邀请中央媒体的著名记者和河北日报老记者讲课,传授党报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并组织年轻记者认真学习研讨。此外,还将举办“党报记者在现场——— 十佳走基层报道、十佳年轻记者”评比活动,营造浓厚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氛围。

  ——— 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8月18日,河北日报在省直各媒体率先推出《走基层》专栏,分为四个序列,分别是“走基层·问落实”、“走基层·看变化”、“走基层·访民情”和“走基层·寻典型”。“走基层·问落实”——— 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大政方针、重点工作,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举措,记者到基层一线去实地采访,追踪落实情况,以更好地推动工作。“走基层·看变化”——— 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干部群众中间,用百姓的视角、群众的语言真实、生动、深刻地反映全省各地发生的新变化,报道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走基层·访民情”——— 针对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百姓心声,回应民生关切。“走基层·寻典型”——— 记者通过深入基层,去发现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以及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建设者,真实生动地反映他们的劳动和创造实践,去寻找感动,弘扬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据了解,《走基层》专栏是今年春节期间《新春走基层》专栏和后续专栏《记者走基层》的拓展和提升。作为河北日报全体采编人员共同参与的一个常设栏目,我们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将其打造成在业界有影响力的知名栏目。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连日来,河北日报先后派出多路记者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将镜头和笔触对准基层、聚焦群众。8月18日下午,河北日报区域新闻部主任韩现军带领记者马朝丽冒雨赶赴邢台市作现场体验式采访,连夜发回了《走基层》开篇之作《七里河美景引来夜游人》。8月20日是星期六,河北日报政科教新闻采编中心“80后”记者四建磊,没有在家休息,而是坐火车、再转乘汽车,之后踩着雨后泥泞的乡间小路,找到了采访对象肥乡县南营村65岁的“特邀民调员”冯玉国,并和这位“老调解”一起上门为闹矛盾的村民“说和”,最终写出了河北日报“走基层·访民情”首篇报道《“老调解”说和记》。四建磊深有感触地说,光下到了最基层还不行,还要真正走到群众身边,和群众交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感受才真切了、语言才丰富了、稿子才鲜活了。

  “基层、群众、生活,永远是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源。”这是河北日报摄影中心记者贾恒的切身感受。早在四年前,贾恒就曾深入到被称作“风沙窝”的我省最西北端的康保县兴隆村采访,完成了《“风沙窝”的前世今生》摄影专题报道,介绍了兴隆村人与风沙进行殊死搏斗的惨痛经历,打动了无数读者。前几天,他带着一份牵挂,又重返兴隆村,访农户,看变化,完成了《重访“风沙窝”》摄影专题报道,刊发在河北日报《瞬间》专版,这组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对比鲜明,画面真实感人,又一次赢得众多读者的好评。

  活动开展以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各系列报刊、网站也立足自身特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开设相关专栏,推出系列报道。《燕赵都市报》开设“天之骄子、美的明天”专栏,助力河北贫困学子。河北农民报、河北法制报分别开设“走基层·访民情”和“走基层·看转变”专栏。河北经济日报开设了“记者走基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基层样本”、“现场传真”等专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明确提出,“走基层”的要求并非只在几个专栏或者部分稿件中体现,而是要作为常态性工作来抓,形成长效机制,以有效的措施组织动员采编人员经常下基层、访实情,以体验式、纪行式、直击式、调研式、核查式等多种报道形式,反映基层情况、反映百姓呼声,推出一批新闻精品。目前,河北日报编委会成员和各部门已经确定了包市建立基层联系点的方案,下一步将细化到村、学校、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下基层调研后要写出调研报道或“蹲点日记”。各系列报刊、网站也都制定了领导和采编人员蹲点调研方案,其中河北农民报在全省已建立了9个基层联系点。(记者 苏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