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为师但效果更佳
王暾及其团队研制地震预警系统,充分利用了汶川大地震余震这一不可复制的资源。在汶川余震的主要区域,即从汶川到青川,再到甘肃文县和陕西宁陕县的三省交界区域,王暾及其团队在这片长320公里、宽60公里的区域布设地震监测台。在地震发生后,采用地震震中附近的地震台快速地测定并发出警报。据王暾介绍,该系统已经对布设区域内发生的60次余震成功实现了预警。
王暾称其团队研制的“地震预警系统”吸收了国内外特别是日本的技术,但从试验结果来看,预警效果已比日本技术好,基本上可以消除漏报(有地震却没有报出),误报(没有地震却报出地震)率也远小于日本,“日本的误报率有20%左右,我们的只有2-3%”。
8月7日美国I.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Ltd.公司与高新减灾所及相关生产商签署了金额达300万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I.Trade公司将分批采购由高新减灾所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逐步在海地完成建设工作。
据悉,该套系统在海地全范围完成安装大概需要2年。王暾告诉记者,届时海地人可以购买地震预警系统的手机、电脑客户端,或者直接购买地震预警警报器挂在墙上。
中国地震预警亟待补课
日本2007年10月1日宣布已建成了大地震预警系统。“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建设起步较晚,相比一些先进国家(如日本)是滞后了。”广东省地震台网专家吴永权告诉记者,在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方,需要建设密集的高灵敏度的地震观测台网,像在日本,全日本有多达2千个测地震台站,地震台的间距小于10-15公里,广东目前只有一百多个微震和强震观测台站(日本的国土面积大约是广东的2倍)。
去年6月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中国地震局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有近30亿元的资金将用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但权威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地震局正在向发改委申请中国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但到现在连立项都还没立下来”。
记者从广东省地震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间,珠江三角洲将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即在外围发生强震时,地震波到达珠江三角洲前的10-20秒发出警报。估计2-3年内,广东省能有一个初步的地震预警系统投入测试运行。
王暾称:中国地震预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自己的地震预警技术能在国内得到推广运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则表示:“中国如何搞地震预警得进行科学探讨和论证,建议可以先在局部地区进行方法探索,而不要大规模地仓促上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