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让记者走基层听民声制度常驻

2011年08月30日 14: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走基层给媒体带来的显著变化固然可喜,更值得期待的则是这一活动被媒体作为基本准则长期坚持

  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这是北京日报近期在头版推出的“记者在基层”专栏的选稿标准。在“五不”标准的带动下,一篇篇深入反映基层生活、文风活泼质朴的新闻稿件跃然纸上。(8月29日《北京日报》)

  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近来纷纷在显著位置开辟专栏,刊发记者走基层采写的报道,这较之于往日的版面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仔细品味这些变化,读者对“记者走基层”的内涵会有更多的感受。

  此次记者走基层活动是从8月9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召开“走基层、改文风”动员会全面开始的。会后,“走基层”成为各地传媒最重要工作,中央媒体到各地方传媒都作出动员部署,以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解决采编队伍,尤其是年轻编辑记者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而报纸版面上新设的栏目及相关鲜活报道,就是具体的行动与成果。

  走基层对媒体本是再正常不过的本分与职责。新闻媒体是时代变迁的直接见证者、忠实记录者,是公众利益的表达者、维护者。媒体从业人员只有投入到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倾听、观察、感受最广泛的民意,才能捕捉到时代最真实的脉动,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正如古诗所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媒体大量的源源不断的海量信息,其源头就是芸芸众生构成的基层生活,媒体生存所依赖的现实土壤就是芸芸众生的关注、认可与信赖。舍此,媒体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实,这种脱离基层的倾向经常周期性的出现。这其中有十分复杂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一些媒体缺乏坚持常识、坚持原则的恒心,就像人人尽知生命在于运动,可现实生活中坚持运动促进健康的人并不多。其次是媒体还普遍缺乏激励记者走基层的长效机制,走基层常常会费力不讨好,采访的难度较大,付出的成本较大,得到的报酬却偏低。时间一长,记者往往会回避深入基层,而是选择难度偏小,相对轻松的选题上来。

  因此,记者走基层给媒体带来的显著变化固然可喜,更值得期待的则是这一活动被媒体作为基本准则长期坚持,得到更完善与充分的制度支持。否则,“走基层”活动带来的这些变化,难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降温,甚至销声匿迹。(郑福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