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记者走草原牧区见闻:牧民置新家 政府送厚礼

2011年08月31日 08:5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初秋的四川阿坝,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黑色的牦牛成群结队,白色的帐篷星星点点。

  新帐篷里“九大件”

  “新帐篷给我们带来新生活。”走进一顶白色的帐篷,红原县瓦切乡日干村藏族牧民求周对我们说,这是去年政府给置办的“新家”,比过去强多了。

  求周家有1100亩草场,养了110头牦牛,夫妻两人常年在外放牧。“过去的毛毡帐篷常常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如今再也不用担心了。”他说。

  最让求周得意的是“新家”里的“九大件”:太阳能照明系统、火炉、床、背水袋、奶渣晒垫、多功能储物柜、奶油分离器、收纳盒、折叠马扎。“总共要2万多元,自己只花了1000多元,其他都是政府补贴的。有了这些家当,生活方便多了!”

  “奶油分离器有啥用?”

  “这个用处可大了。”求周说:“过去卖鲜奶,1斤奶子只能卖1.8元。有了这个机器,鲜奶加工成酥油,一斤能卖到18元!”

  求周的父母住在牧民定居点,孩子在县城上学。他家今年已出栏牦牛6头,再加上卖鲜奶、酥油、奶渣的收入,挣了3万多元。

  求周也有担忧:“小时候草都是齐腰深,现在村里的牦牛增加了一倍,过度放牧,草只有一脚高了。”

  求周说:“现在政府这么关心牧民,出台了不少好政策,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定居点上牧家乐

  阿坝草原海拔高,现在虽是初秋,最低气温已到0摄氏度,冬季更是寒冷而漫长。以往牧民最怕的是过冬。

  “有了定居点就不怕了。”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岭嘎村牧民新村,今年67岁的藏族牧民康巴塔高兴地说。他的家是一个两层楼房,一楼用来接待来草原旅游的客人,二楼自己住,“洗澡有热水,冬天就用空调,从牧民变成居民,生活好多了。”他说。

  2009年,得益于“牧民定居点”工程的实施,政府补贴了3万元,康巴塔花了20多万元,建起新房,他的100多头牦牛交给女婿照管,康巴塔过起了新生活。

  “过去村里120户,住在方圆20公里远,吃水难、上学难、用电难。现在新村办起了学校,通上了自来水,老人们有了下棋的地方,耍起来真方便!”康巴塔说。

  记者看到,新村民房整齐,道路整洁,设施齐全。村委会的三层小楼,农家书屋、医务室、农技服务室、纠纷调解室等一应俱全。岭嘎村支书李强带记者走进农家书屋,记者翻开“借阅登记表”,村民登记填满了三页。

  “有了定居点,来草原旅游的人也有了住的地方,牧家乐的收入也不少。”康巴塔说,今年夏天,他家接待了30多个客人。从祖辈游牧到定居生活,康巴塔看准了牧家乐,他说:“今后游客会越来越多,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记者 皮树义 赵永平 于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