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飞航导弹50年:将挺进空天飞行与无人机领域

2011年09月01日 10:38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几十年前,北京西郊有一个地方,群山环绕、人迹罕至,被戏称为“北京的西藏”。

  1961年9月,一群人来到这里,围个院子,盖几间厂房,然后扎下了根。

  接下来,我国第一型岸舰导弹、第一型空舰导弹、第一型超音速飞航导弹、第一型固体多用途反舰导弹、第一型潜射反舰导弹、第一型中程反舰导弹、第一型巡航导弹……一枚枚自主研发的国产飞弹从这里问世,书写了中国飞航导弹事业的恢弘历史篇章。

  这里就是中国飞航导弹事业的诞生地——中国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半个世纪以来,该研究院自主研制了被西方称为“蚕式导弹”的C201、C601,“中国飞鱼”C801、C802导弹和C701、C704、C705等十余个系列数十种飞航导弹。其中8型导弹武器装备先后参加了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式。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我国某型巡航导弹精彩亮相,该型号实现了我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跨越发展。

  2011年9月1日,中国飞航事业迎来50周年庆典。

  铸就神剑,履行富国强军神圣使命

  “飞鱼!飞鱼!”天安门城楼上,一位外宾圆瞪双眼,失声惊呼。

  这是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上发生的一幕——当时,“鹰击八号”导弹随着海军部队方阵经过,引起了外界的震惊。他们立刻将其与此前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法国“飞鱼”导弹联系在一起。随后,质疑声传来:中国人能自行研制这样的导弹?

  “这当然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时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的“中国海防导弹之父”梁守槃院士铿锵作答,“它比法国的‘飞鱼’飞得更远!”

  当年,这个中国最早的小型导弹甚至还是个“黑户”,被研究人员亲昵地叫做“小二黑”。

  “小二黑”问世前,面临的最大考验是需要一个小推力但工作时间长的固体燃料发动机。20世纪70年代初,这种发动机在国内还是空白,也找不到相关资料。面对困难,发动机研究所和总体设计部的十多位科技人员主动请缨,迎难而上。

  1973年10月,主发动机样机研制出来了,但这时还没有建起配套的试车台。试验不能等,点火试车便在山沟里露天开始。研究人员来到三院附近的一条荒沟,拔去野草,挖一个坑,把发动机的头部埋在地里,冒火的屁股朝天。为了防止它晃动、“跑掉”,再用铁丝固定在两棵树上。

  通过这种“砖头支锅做野炊”的办法,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随着发动机的步步胜利,“小二黑”终于有了正式“户口”。

  这个出身贫寒的小个子导弹,使用固体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超低空掠海飞行,抗海浪和抗电子干扰性能好,能钻进敌舰肚子里爆炸。在泰国进行发射表演时,它一举命中靶船,从此,“中国飞鱼”威名远播。

  50年来,中国飞航人正是凭着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与专项生产任务。研制的飞航导弹其射程覆盖远中近程,发射平台包括舰艇、潜艇、飞机、车辆,飞行高度覆盖高中低空,飞行速度涵盖亚声速、超声速,能攻击海上、陆上等多种目标,使我军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

  寓军于民,致力军民融合新兴产业

  2008年5月8日9点17分,奥运火炬在珠峰点燃,见证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传奇。

  此时,大本营里有一群人激动地举起国旗,他们就是这一辉煌时刻的缔造者,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火炬研发团队。正是他们,经过800多个日夜,终于利用航天高科技,赋予奥运火炬一颗坚强而持久的心脏,使之成功“点亮”了世界第三极。

  “在承担我国重要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50年中,三院具备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全有能力将航天高科技转化为能够服务国计民生的产品,造福百姓。”中国航天科工三院院长刘尔琦说。

  从生产第一台拖拉机到今天形成“电力装备、石油地质装备、光电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四大民用支柱产业。该院在为国铸剑的同时,积极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借助多年积累的军工专业技术与管理优势,努力探索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光荣承担了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研制任务,成功点亮珠峰,庄严兑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2009年,该院成功竞标C919国产大飞机项目。次年,后机身部段后段样件顺利下线,为实现蓝天上的中国制造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0年,该院生产的安检仪在为北京奥运会安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后,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与广州亚运会,为平安世博和平安亚运再做贡献……

  当前,面对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该院努力探索,研制了多种适应国家经济形势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的产品。其中钢骨架复合管道和地灾监测系统、微燃机电站和风电变流器、军民结合无人机等低碳环保、应急救灾产品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为促进民用产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三院正在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北京丰台科技园、天津光电信息产业园等4个产业园已投入运营,北京顺义京郊产业园、镇江产业园、长春产业园等正在积极规划建设中。

  心系民生,践行中央企业顶梁之责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形成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救灾遇到了难题:天然形成的坝体是否坚实?大型施工机械能否上坝挖掘导流槽?如果没有确凿的依据,匆忙上坝将会冒很大的风险。坝体高至少150米,而已知满足要求的测斜仪只有国外能生产。

  得知此事,三院技术人员立即采取行动,当夜便加班赶制出5套特制测斜仪,并火速空运入川,捐赠给当地救灾部门。经监测,坝体稳定,大型施工机械能够顺利通行。这为大型施工机械上坝挖掘导流槽,进而为彻底解决堰塞湖问题打下了重要基础。此后三年中,这5套由航天人打造的设备已辗转四川多地,为防灾减灾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010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三院的地灾监测系统很快竖立在了舟曲灾区的大地上,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监测数据。

  多年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积极担当起顶梁之责,大力承担社会责任。该院研制的森林灾害预警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火灾发生后的报警与自动报警;人体体温监测系统若遇发热病人,能立即进行声光报警,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智能安防报警系统能够以最快速度和最佳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重要信息,成为应对恐怖主义袭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有力辅助工具……飞航人正在悉心打造平安“智能城市”,用航天高科技撑起社会安全网。

  不断超越,引领中国飞航创新发展

  回望中国飞航导弹事业50年,看到的是一部不断超越、自主创新的历史。5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0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个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累计近130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记录着飞航人波澜壮阔的创新历程。

  50年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按照“基本型、系列化”和“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型号发展思路,从仿制改型起步,自行设计,自主创新,顺利掌握了百余项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科技创新之路。

  如今,该院发展成为我国集预研、研制、生产、保障于一体,配套完备、门类齐全的飞航导弹研究院,在武器系统研发、系统试验、系统集成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拥有较为完备的技术、生产、管理三大体系。拥有国内较为领先的飞航专业技术,在飞航武器系统等十余个专业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其中绝大部分技术处于独有或优势地位。设计试验验证条件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刘尔琦表示,中国飞航导弹事业已经确立“十二五”及2030年前发展战略,将围绕“飞航导弹、空天飞行、无人机”三大领域,全速推进中国飞航导弹事业实现新跨越。(记者 付毅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