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如何让“最宜居”更名副其实

2011年09月01日 14:0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30日公布最新一期全球最适合居住城市报告,澳洲墨尔本击败常胜军加拿大温哥华,成为全球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中国大陆有8个城市上榜,排名最好的是北京的第72名,北京、苏州和天津列内地前3名。(8月31日中国新闻网)   “最宜居”落在北京头上,与其说“惊喜”不如说有些意外。因为不少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有“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深刻”印象。可以看到,质疑调侃这个评选的声音不少,人们第一时间想到这不会又是什么山寨评选公司造出的吸引眼球的噱头吧,其次是这种评选是否经过长期实地调研,评选者是否抱着足够科学严谨的调查态度,不会是从网络上随便拼凑一些资料应付了事吧?   然而,质疑过后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经济学家信息社公布的评选依据是“根据治安、基础建设、医疗水平、文化与环境及教育等指标,每年进行两次调查。”由此可见,北京的所谓“最宜居”也是有些科学依据的。   按照《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定,评选“宜居”要考虑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度、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在内的7项一级指标和48项二级指标组成。条分缕析地细化下去,北京的综合实力自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城市。2010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相比2005年,2009年北京居民收入涨了53%。数字上的变化都让人看到了北京市惊人的发展速度。不仅仅是数字,从城市内在软硬件条件上看,北京也的确具备一些“宜居”的硬指标。例如,交通资源上,在未来7年间,北京地铁线路将延长至348英里,地铁长度将达到纽约地铁总里程的1.5倍。医疗资源上,北京汇聚了全国最多的名医,“全国病人看病上北京”早已不是新闻。同样,北京也汇集了优秀的教育资源,拥有的知名学府亦堪称全国之最。   然而,拥有众多“资源”优势的北京,为何让人感觉和“宜居”,特别是“最宜居”还是有差距呢?究其根源,跟人口密集、城建格局有待改善、资源分配还不太均衡大有关系。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轮番上涨的房价、早高峰时拥挤不堪的地铁公交、排长队的车龙等交通条件,还有看病难、择校热、入托难、上学贵等等民生难题,让北京“最宜居”的光环减色不少。   评上“最宜居”,无疑对北京是一种肯定,但如何让这种评价与更广大的市民的感觉更加吻合,城市管理者无疑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应当将其作为一种激励,以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热情解决好各种民生难题。(刘晶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