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析和平发展是中国唯一选择 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1年09月07日 09:12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发展到今天,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大国崛起的道路,即和平发展道路。系统、科学、透彻地阐述这条道路,使世界各国心悦信服、减少误解误判,让国内人士同心同德、凝聚在共同的战略目标上。《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就是承担着这样的使命问世的。

  白皮书重点阐述四个问题:一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特征;二是为什么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唯一选择,而且可以走下去、走得通;三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未来走向是什么,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四是如何认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这四个问题相互关联,为白皮书论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完整的逻辑体系。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白皮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判断和观点。

  首先,白皮书在梳理中国开辟和平发展道路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用若干核心概念来概括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证明这条道路的现实存在和思维高度。和平,是这条道路的旗帜和目标,就是以世界的和平环境发展自己,以中国的发展确保世界和平。发展,是这条道路的内涵特征,就是以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主要内容,是富民与强国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科学,是这条道路的可持续条件,是根据中国国情,抓住历史机遇,从不均衡发展逐渐转变为均衡发展,在较短的历史阶段内实现一个发展中大国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目标。开放,是这条道路的动力和条件,是中国与各主要经济体形成广泛而深刻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是中国与各国建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合作,是这条道路的行为准则,合作应对各种共同威胁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最佳选择,中国作为各种合作机制的建设者、首创者、维护者,是基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根本认识。共同,是这条道路的归宿,就是坚持中国自身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以“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六个概念构成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体系,这是重要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在国内外都是首次提出。

  其次,白皮书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成就证明和平发展道路的不可替代性,以“三步走”战略目标作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目标,由内及外地阐述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不同于以往主要从时代主题、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体系转型等外部因素论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更不同于国外舆论界把中国和平发展曲解为“短暂策略”或“无奈选择”。这种必然性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苦探索,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来自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华文化理念的精髓。这些由中国历史和现实发展所决定的各种要素组合,构成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生性。它不是任何外部力量强加于中国、也不是中国人迫于外部环境而作出的无奈选择,而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自觉选择。中国的发展首先是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发展的基点和重心在国内,解决中国问题的主要出路在于中国内部发展,而不是向外扩张和转嫁矛盾,更不是依赖别国的施舍。这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同以往大国崛起模式的最大区别。只有认识和理解这个重大区别,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走向,才能确信中国坚持这条道路的真诚和能力。“由内及外”不仅是一种思维和论证的逻辑,更是统筹两个大局两种资源的战略安排,也是白皮书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

  其三,白皮书全篇贯穿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共同利益”。全文上下论及“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共同繁荣”、“共同价值”以及“利益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等相关概念的行文约50次之多,是全篇使用频率仅次于“和平发展”的核心概念。白皮书以很大篇幅论述了和平发展道路与“共同利益”及“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变化。随着中国发展的外溢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国与各国的共同利益也越来越显著。中国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中国始终以中国利益和人类利益结合的共同利益作为行为和决策的出发点。在此过程中,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身份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与各国的相互依存关系都在不断深化。中国的国家利益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在和平与发展的基点上统一和融合起来,证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具有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共性,中国是当代国际体系的建设者。

  在更广阔的世界历史视野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乃至海内外同胞的共识,它必将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也一定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黄仁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