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献策”为“谋策”,强调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向“依靠群众治天下”转变———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两次“改字”,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
无独有偶,在日前举行的广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读书学习务虚会上,广东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明国说,党员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
广东领导的多次“改字”一时间成为美谈。不少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的人士都指出,一字之改,绝非领导的心血来潮,透露出的是广东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
A
一字之改,三重意义
在8月29日至30日广东省委召开的全省政协工作会议上,汪洋在谈到人民政协要成为推动广东科学发展的重要智库时,提出了变“建言献策”为“建言谋策”的说法。他说,“献策”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对执政党来讲,不应该在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问题上用这样的词汇。值得一提的是,汪洋为此还专门查过字典。
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认为,汪洋书记此举实在让人觉得可爱,这种对知识的谦恭尤其应该成为所有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表率。
广东省政协委员朱征夫认为,汪洋书记改字背后有三重意义:一是更加明确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政协委员发扬主人翁精神,增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强调了政协委员与决策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有利于政协委员们在参政议政时多作换位思考,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三是促使各级领导更加尊重和重视委员们的参政议政活动,能使委员们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更有成效。
B 委员谋策,要有规则
广州大学公管学院副院长谢建社认为,“谋”还有共同参与的意思,这意味着不能只提一两个建议就可以了,而是要共同来执行,来监督,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实现共同参与?曾德雄认为,这是接下来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领导与政协委员团团而坐,认真讨论,甚至激烈交锋辩论,固然可喜,但他认为这仍然不足以构成公共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应然状态。
曾德雄指出,公共政治生活最注重的应该是程序和规则:政协委员通过什么途径表达意见?如何保证说了不白说?比如每年政协会议上都出现的“抢麦现象”,这样的表达固然活跃,但太随意和随机了,抢到麦的毕竟是极少数,还有大量的委员抢不到麦或不习惯这种方式。久而久之,抢麦几乎成了一种娱乐。所以,既然是“谋策”,就应该制定清晰、明确、合理的程序和规则,让每个委员对自己的职责有明确的指引和预期。只有如此,“策”才能真正地“谋”起来。
C
转变观念,需要创新
朱征夫指出,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向“依靠群众治天下”转变,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发展。治天下就是要发展,要搞民主和法治;发展需要群众群策群力,民主需要当家做主,法治需要群众知法用法。没有群众,就没有发展;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
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认为,从“打天下”到“治天下”体现的是一个执政观的重要转变———天下要大治,必然要天下和谐,各得其所,各安其状,其核心就是“天下为公”。打天下、治天下最终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这个执政理念的转变,如果没有民主政治的保证,是难以实现的。”王则楚说,依靠群众治天下,不是单靠“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底线民生”可以解决的,而必须靠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完善和创新,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