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清晨,从北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北的屯垦基地出发,向北,230公里,到达兵团“西北边境第一团”——农十师185团团部,继续向北,30公里,到达“西北边境第一连”。
一连有34户116人,耕地面积3982.6亩,戍守边境线17公里。从地图上看,这里在公鸡尾巴的尖上,对岸是哈萨克斯坦。这里偏僻,但并不荒凉。路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田地种到头。一路上,尽是丰收景象,一片片油葵挺直站立,一片片打瓜油光锃亮。
职工的农家小院白墙红瓦,排列整齐,家家院门上插着国旗。75岁的退休老职工胡国金和老伴刚摘了满满一篮菜,见到记者,紧着往家里让。院子里也是一个“大丰收”,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小葱、韭菜、油麦菜,这一行,那一行,挤得满满登登,墙角还养着一群鸡,好不热闹。
来自江苏泗阳的胡国金老人,1964年随部队转业,在这里屯垦戍边,一晃就是47年,至今乡音未改。老人刚从苏北老家探亲回来,有两个儿子,如今一个在江苏,一个还在一连。“在哪里都一样,只有勤劳,才有回报。”可以看得出,日子过得很红火,老两口很知足。
“老家和一连,您更喜欢哪头?”
“当然是一连!”
“为啥?”
“一辈子都在这里,我和家里的兄弟、亲戚,还没有这里的战友亲呢!”老人笑着说:“现在变化太大了,当初来的时候,现挖地窝子,一住就是几十年,2000年国家实施金边工程以后,建起砖瓦房,通上暖气。”
“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亘古荒原中。”一连陈列馆里的这首诗,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
西北边陲的气候条件依然恶劣,一年6级以上的大风要刮42天,这里还是全球四大蚊区之一,夏季干活要包裹得严严实实。有人开玩笑说,一年要“死”四次:春天被风刮死,夏天被蚊虫咬死,冬天被冰雪冻死,那秋天呢?满山满沟披上五彩云霞,让景色美死!
离开一连,来到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185团马军武、张正美夫妻值守的桑德克前哨。红旗、红屋顶、高高的瞭望哨上“屯垦戍边富国强团”的红标语,把这个农家小院点缀得像边境线上一团跳动的火焰。
马军武坚守哨所23年,敬业奉献,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要上北京参加表彰大会,今天一大早就赶到师部去了。
“403出门前还把地里的瓜弄出来,给念高中的儿子攒点学费”,张正美快言快语。
“403?”
“不知道?”张正美从屋里拿出5月31日的《人民日报》,评选全国道德楷模,马军武公示的序号是403。
说起丈夫,张正美满脸自豪。
“马军武的耐力一般人比不上。每天来回巡逻50公里,平时骑摩托,冬天下大雪,骑不了车,都用脚量,一个月穿坏三四双鞋。这些年他要坚持不下来,我也坚持不下来。”
“他水性特别好。2005年夏天,他划着皮筏子在界河里捞杂物,来了个大水流,他咣一下掉水里,立刻被冲跑了。我顺着河,猛跑,猛喊,一直追了四五里,才听见他在树林里答应。人上来了,还把皮筏子也拽上来了。”
哨所最难熬的是寂寞。方圆多少里没人烟,赶上下大雪,更是见不着人。前些年不通电,看不上电视,天天晚上只有在煤油灯下看书看报。1998年,马军武有了摩托车,就用电瓶带录音机听,一会儿没电了,再踹着摩托车,再听一会儿。“2006年住进新房子,11月21日那天通上电,我简直是向全世界欢呼‘俺们家通上电了!’”终于告别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张正美至今兴奋不已。
“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诗意的背后是无私的奉献,兵团职工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转业”。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185团,很多兵团二代,甚至三代职工仍然默默耕耘在这片土地,在共和国的西北边陲构筑了一道永不挪动的生命界碑。(记者 谢国明 戴 岚 张 毅 张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