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史学专家:从社会思潮演进看“辛亥”

2011年10月08日 14:47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社会思潮演进看“辛亥”——专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学专家熊月之

  记者:辛亥百年,推翻千年帝制的影响不仅波及辛亥革命后10年、20年的中国历史演进,乃至一个世纪后的中国,您对此如何解读?

  熊月之:辛亥革命所终结的不仅仅是一个朝代政权,而是一种制度。以前,唐朝取代隋朝,清朝取代明朝,只是朝代的更替,而不是制度的递嬗。而民国取代清朝,不只是清朝没有了,而且是帝制被推翻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此前的三纲五常等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旧观念,都受到空前的冲击。

  不过,“新”与“旧”往往不可能在一个历史事件发生后就立即发生逆转式的变化,尤其是在思想文化方面。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曾描写,“两种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羼杂”。已故的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这种新与旧的“反复”和“羼杂”交错地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既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山重水复现象,又体现了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尽管如此,仍应看到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和现代化,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特别是对于促进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解放而言,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客观地说,促进了民众政治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整个民族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史上,就像一个大水库,此前的思想解放细流从山上流下,汇集到这里,然后喷涌而下。所以,学术界有一个说法,即“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辛亥后,不到10年,新文化运动勃兴、“五四”运动爆发、各种“主义”纷纷输入国内,其中也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当我们去解读社会思潮新旧更迭的一环套一环、一浪高一浪的连锁反应时,除了要考虑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政治因素外,辛亥革命本身在中国国内所起的发酵、推动、解蔽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最终,中国人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历史发展的脉络曲折,但辛亥及辛亥后,中国人不断上下求索,所凝聚起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为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毛泽东曾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诚最彻底的实现者”,这即是从历史演进的关联角度,高度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意义。

  记者:有人说,辛亥革命爆发时,武汉是革命的策源地,而上海则是革命的舆论场,请问辛亥前后的报刊舆论大致呈现怎样的状况?

  熊月之:清末进行革命宣传的地方主要有三个,在海外是东京与南洋,在国内则是上海。东京、南洋的革命报刊声势虽然很激烈,但远离中国本土,对国内的影响有限。而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报刊发行、出版印刷、文艺创作的中心,成为辛亥最重要的舆论场。清廷虽然想方设法禁止革命书刊的传播,但对上海租界束手无策。上海宣传革命的报刊有《苏报》《民立报》等十多种。20世纪初,蔡元培等组织爱国学社、国民教育会,经常在上海张园集会演说,将《苏报》等办成革命喉舌。

  上海不但出版革命报刊,且作为联系南北、沟通国内与国外的交通枢纽,亦为海外革命书刊流入内地的中转站。形形色色、难计其数的革命书刊,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入内地,其鼓动、发酵作用巨大。例如,黄兴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之一,是1899年阅读了卢梭的《民约通义》,此书是1898年由上海同文书局刻印出版,同年在长沙出售。邹容的《革命军》也是在上海出版的,1903年“苏报案”以后虽然遭到查禁,但越禁越热销,不到10年间,先后被摹印20多版,行销110多万册。

  上海在革命舆论宣传方面的广度、深度、激烈程度十分明显。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民立报》成为报道前线战况最有影响的报纸,成为民军的喉舌。它及时报道各地响应起义的情况,阐明反清起义的正义性,向民众说明革命党人为民起事,并非乱党,还说革命党领导的国民军“内治种种,极有秩序,对外种种,皆属文明”。它刊载的《中国革命宣言书》,揭露清朝统治者种种暴行,号召人们同仇敌忾,奋起革命,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民立报》深受读者欢迎,日销量多达两万余份,为当时国内销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革命派报纸。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受到《民立报》的影响。

  记者: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但毕竟“共和”是个“舶来品”。从比较史学的角度看,20世纪初的中国民众对于外部世界的共和政体有哪些认识,在这方面有新的研究发现吗?

  熊月之: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从19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事迹逐步在中国传播,到了辛亥革命前后,华盛顿已是中文世界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名字。中国的识字群体对华盛顿形象的认识过程,其实也是对共和政体逐步认同的一个过程。民国初年,华盛顿俨然成了民主、共和的代名词。

  当时在中国,粗分一下,人们对华盛顿的认识,至少有九个不同的形象:一是开国总统,国父形象;二是领导人民打败英国殖民主义者、实现民族独立的民族英雄形象;三是能征善战的军事统帅形象,所谓“起事勇于陈胜、吴广,割据雄于曹操、刘备,提三尺剑,开疆万里”;四是打了天下但不占天下、不做皇帝的尧舜形象;五是具有坚定的民主思想、开辟世界民主道路的民主形象;六是严格遵从已有民主制度、遵守宪法的守法形象;七是敢于认错、不讲谎话、见义勇为、孝顺母亲的诚实、行善、孝顺形象;八是也有缺点错误、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发脾气的凡人形象;九是善于积累财富的大庄园主形象。这九个形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道德层面,二是事功层面。

  那么,清末民初深入人心的到底是哪一个“华盛顿”呢?我以为,主要是一个道德层面的华盛顿,即打了天下但不做皇帝只做总统的尧舜形象。从“华盛顿”三个字的运用,辛亥时期中国民众对推翻帝制的认知度可见一斑,同时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半月谈记者 许晓青(《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10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