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冷漠的路人遭一致声讨,有评论员认为———
车碾女童,18名路人冷漠走过而不对女童施救,遭到一致声讨。救与不救,发人深省。而见死不救是否量刑、见义勇为是否立法,也引发热议。
“此前有法官判决搀扶老人过马路的大学生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当时就有人预言:以后谁还会再去搀扶受伤的路人?”律师拜金良一针见血说,最近一再发生路人受伤、倒地无人搀扶事件,就是这种预言的真实表现。
但也有评论认为,“彭宇案”确实起到了一个标杆性的负面效应,让很多场合下一些本想伸出援手者退缩,但如果把所有冷血的举动及其意识深处“不要惹事”的心理暗示,均归咎于一个糊涂法官的判例,无疑夸大了个案的影响力。
知名时评员司马春秋表示,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其实并不值得批判。“这么多人都这样,恰恰说明这是一个社会现状。把板子打在这18个人身上,会掩盖对这件事更深入的反思。”司马春秋直指,此类事件根源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要杜绝这类事,关键在于从政府层面给予保障,“交强险里有一项,是交通救助基金,但一直没有很好地启用。”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曾德雄博士则认为,根源在于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的精神。知名律师朱永平提出,像见义勇为、见死不救等“道德立法”,都需要谨慎:“除了警察、医生有法定的义务救人,别的人都不算救护义务的特定主体。见死不救入罪现在还不成熟,可能会扩大打击面,得不到实际执行。”(林园 钟传芳 许琛 周松 黄博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