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须执政党引导和践行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现四次之多。联系到中国当下出现的“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佛山女童被碾两次”事件,这一表述对关照当下有怎样的意义?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中新社记者20日在此间专访专家试予以解答。
公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于铭松教授坦言,这样四方面的表述仅仅是一个概括性的原则,作为一个总则具有引导作用。
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区分为基本价值与核心价值两个层次。知荣辱守信用这样的基本价值是对社会大众而言,而对执政党则更需核心价值的提炼,一方面应吸取人类具有共性价值观中包含的民主自由理念,另一方面也应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诸如“和”、“中庸”、“天人合一”这些概念,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对社会有益的观念。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则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首先能解决一个政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的问题,其次能为大众树立价值坐标,即解决“为什么活着”、“活得有意义”的问题。六中全会四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和强调了主流价值观,这只是系统工程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执政党引导和践行。
他指出,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文字上,更要考虑如何进入大众的精神生活空间。公方彬以《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一诗为例,这首出现在汶川震后的诗歌中有一句“可惜我等不及看到绿色的军装”,“‘绿色军装’在这里成为了一个精神符号,深入到民众心中,这就是价值观进入大众精神生活的一个典范”。
对于当下发生的一系列道德事件,他分析正是由于社会评价系统的紊乱,如扶起被碾儿童的陈阿婆被几百家媒体追访,基本做人的本能竟然成了新闻,这样的现状着实让人可悲,“根源就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可以分为硬调节和软调节。硬调节是用政策、制度和法律来予以规范,软调节则以引导方式,明确需要弘扬的、要求的、允许的、抑制的和取缔的,从利益分配、荣誉奖惩等方面来体现。
两位教授不约而同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能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一个基本的价值支撑,亦能打消西方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同时解决中国国内出现的问题,让民众相信理想、制度和文化的力量,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