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工人日报:农民工成才途径应多样化

2011年10月25日 11:10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广东挑选1万名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物流管理、人力资源、计算机等专业的网络教育,上海资助几百名新生代农民工就读上海电大的工商管理专业,北大保安队17年共有300多名保安考入各类高校…… 近期,农民工上大学这样的好消息到处开花。

  应当肯定,这些农民工再上学,获得系统、正规的高等教育,堪称时代进步的表现。

  不过,也得承认,相对于两亿多农民工大军尤其是一亿多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能在谋生赚钱、稳定性偏低、作业环境差、劳动时间长等等不利情形下,依然坚持上大学深造的有志人士,终究只是极少数优秀代表。

  农民工读大学仅仅是农民工成才的一种导向,如果真欲以之为普遍事实,所有农民工进步都要上大学,显然并不可取,也没有必要性。

  实话实说,绝大多数农民工既没机会,也没强烈意愿接受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农民工而言,投入和收益未必成正比。高等教育需要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且要付出一定的资金成本,还不一定能学到真正实用马上就能见到效益的技能本领。何况高等教育还需要年轻等多种其他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高等教育仅适合少数农民工。

  相反,有一些技艺的学习反而非常适合大多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新学一项简单的谋生技艺,只需要几百元、几千元,一个具备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士花费几小时、几天、几十天最多几个月便能初步知悉。有了初步的技能,农民工就有机会走向工作岗位,再利用岗位和业余的时间,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把这一门技能打磨熟练提高甚至创新。

  除了技艺,农民工要弥补文化素养不足的缺陷,办法其实也很多,比如广播、网络、电视、光碟、报刊、书籍之类的载体,都是可以用来作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工具,何况,现今的图书馆文化馆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场所,也纷纷免费开放,这些地方皆是学习求知的好场地;农民工要提高专业技艺,除政府、单位需尽量给农民工创造提升技能的宽松环境外,农民工自身更应结合岗位需求,潜心向老板学,向师傅学,向同行学,向书本学,自己得多下工夫钻研、揣摩。

  因此,农民工成才的途径应该多样化,单鼓励所有的农民工去接受高等教育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干中学、学中干、同时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艺,才应是多数农民工的努力方向。(吴志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