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深圳以“不搞形式主义”开脱,还是农运会如深圳指责的那样“热衷”于形式主义,却都有意无意忽视了农民的意见。这样的“农运会”,能让农民满意吗?
10月20日至28日,广东举行第二届省农运会。据报道,此前组委会向全省各地市发出“英雄帖”,但深圳选择弃权。深圳农林渔业局解释称,2004年“村改居”完成后,深圳已没有农民。“农运会是农民参加的,我们不搞形式主义,所以不参加。”后经广东省农业厅多次协调,最终深圳农业企业派出代表参加表演和观摩,但不参加比赛。
农民运动会的主体是农民,参不参加“农运会”理应由农民说了算。
深圳有关部门以“没有农民”为由不参加农运会,显然不靠谱。组委会已经介绍过,“村改居”后仍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也可报名参赛。虽然深圳户籍的居民已经没有了农业户口,但据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南山区蛇口一村还是纯渔民村,深圳原特区外地带仍有深圳户籍居民在种菜,深圳还有养殖等农业企业,更有4.15万亩基本农田,其中不少菜农、养殖户、从事种植的居民都有参赛资格。
体育比赛重在参与,组团规模本无严格限制,8月刚刚承办大运会的深圳更应深谙于此。当时伊拉克、巴勒斯坦代表团都只有一位运动员。而如今,在广东省农运会组委会多次力邀、省农业厅多次协调的情况下,深圳有关部门仍坚持以“不搞形式主义”作为放弃组团参赛的理由,站不住脚。
表面看来,“深圳无农民故不参加农运会”是反对形式主义的表现,但其前提的虚构却恰恰证明了深圳有关方面的形式主义作风。以“本地人无农业户口”来证明“本地无农民”,经不起推敲。拿户籍形式上的“没有农民”来否定实质上的“有农民”,恰恰是一种形式主义表现。
而在否定“有农民”的背后,隐藏的是对农民意见的漠视与忽视。那些具有参赛资格的市民,在要不要参赛上最有发言权。因为其数量的稀少或身份的模糊,就不去征询他们的意见,不让他们自主决定本属于群体内部的事务,这显然不仅仅是包办的问题,而是对农民权利的不尊重。
不得不说,广东省第二届农运会的召开也过于仓促,同样表现出对农民意见的忽视。广东省农运会自首届举办后已搁置23年之久,其中必有原因。如今“梅开二度”,其各项支出、项目设置、组织方式,有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呢?如果有的话,深圳的农民也不至于“被代表”放弃参赛。这种缺少农民意见充分参与的农运会,是不是也存在形式主义之弊?
无论是深圳以“不搞形式主义”开脱,还是农运会如深圳暗示的那样“热衷”于形式主义,却都有意无意忽视了农民的意见。这样的“农运会”,能让农民满意吗?(金楚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