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6日电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5日晚公布。这一文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高度关注社会道德课题,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
近来,关于老人跌倒后该不该扶的争议尚未平息,相继发生的两个“小悦悦”事件又将社会道德问题晾晒于国人面前,正值舆论交锋之际,媒体26日又爆出北大硕士公务员对父母残忍家暴的丑闻……
这些热点事件刺痛了公众神经,也引发广泛的社会反思。老人摔倒敢不敢扶?孩子被撞敢不敢救?这两个“敢不敢”,成为今年中国街头每一个“路人”面前的选择题。
不过,就在社会良心经受拷问时,一些公民也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虽然面临可能陷入纠纷的可能,还是有人选择伸手扶起摔倒的老人;在路遇车祸时,还是有很多双手去奋力抬起车辆,救出被困者。一系列义举也在宣示:社会拒绝冷漠,社会需要爱心。更有一些学者和社会组织发声或采取奖励措施,为爱心义举“撑腰”。
今年是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十周年,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领域内话题不断,那么,国人该如何面对这种纠结与困惑?公民道德工程如何推进?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啸27日上午10点将做客中新网,评点热点事件,剖析社会道德生态,建言公民道德素养教育。敬请关注!欢迎广大网友参与互动。
嘉宾简介:
王啸,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和教育基本理论。曾主持“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路向”、“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研究”、“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研究”等专项课题。著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等作品,发表《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道德教育中灌输的实质及其根源》、《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公民教育:时代与主题》等多篇与公民道德教育相关的论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