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日报:招投标不能给潜规则留后门

2011年10月28日 10:47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违规投标能中标,厨子也能建大桥”,这不是茶余饭后的玩笑,而是前不久发生在昆明和吉林白山的咄咄怪事。

  据报道,云南昆明地铁投标结束,中标的不是现场竞标的公司,而是开标结束后违规往文件箱塞材料的“迟到者”;而吉林白山市总价值23亿元的铁路工程,承包的不是专业建筑公司,竟然是“完全不懂建桥”的厨子。

  两桩怪事,无一不透着蹊跷,而蹊跷背后的故事,显然还有待发掘。从表面上看,不管是云南地铁的“综合评分法”,还是白山铁路 “层层分包”法,采用的都是较为科学的招标方式,且这两个项目都经过了既定的程序流程,按理说,无论如何也不该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结果。造成这样的结果,显然是程序执行、后期监管等人为因素出了大问题。

  国家搞招投标,原本是为了通过合理设置和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剔除行政分配带来的弊端,最终将大项目、大工程承包给有实力、有信誉的个人或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招投标在程序上愈发完备、流程上愈发细化,但并没有摆脱潜规则的阴影。在一些地方,招投标往往只是走过场,“权力寻租”、“领导内定”成了公开的秘密,“陪标”、“围标”、“泄标”屡禁不止。一整套为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被少数人玩弄于股掌间,成了“潜规则”的保护伞、烟幕弹。

  再完备的程序,都可能有漏洞,更何况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大项目、大工程动辄斥资数亿,在利益驱动下敢于削尖脑袋打通关节、铤而走险违法违规者恐怕不在少数。而防线一旦失守,招投标就会演变为蛀虫们利益均沾的盛宴。

  违规招标的背后,必然隐藏着腐败,这点不言自明。招标乱象丛生,正不断加大公众对工程质量和公共安全的疑虑,不断腐蚀着政府的公信力。“厨子建大桥”这样的案例,正戳中了我们所有人的痛处。如何保障既有的一套程序能够严格执行,如何摆脱人为因素的过多干扰,如何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问题。只有斩断各方灰色利益链,才能更多实现公平、公正、公开,令人痛心的招投标笑话才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汤华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