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称制度设计应抑恶扬善 免去做好事的后顾之忧

2011年10月31日 1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李勇的署名文章指出,抑恶扬善是现代社会制度设计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科学的制度既“防小人”也“养君子”,既要能够肯定“好人好报”,免去做好事的后顾之忧,还能够对应该做而没有做好事的人根据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惩罚。

  “陈媚捷救小孩”最近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陈媚捷是上海的实习生,看到3名五六岁孩童头上的重物摇摇欲坠,飞身冲上去救人,自己却被压在了重物底下,胸椎爆裂性骨折,至今不能站立。被救孩子家长写了两份证明其救人的材料后,“至今连声感激都没有”,肇事“重物”所属的工厂更是“没有任何说法”。

  无独有偶,屡见报端的还有一些被撞的人毫无根据地咬定施救者就是撞人者。这些现象显然对于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会产生持久而严重的危害。于是有人责问,遇到这样的事,我们要相信道德还是法律?

  对此,文章指出,严格地讲,这不是良法和道德的冲突。法律不应让人们在良心和规则之间挣扎,在这种问题上,法律应当站在道德的一边,为人们张扬“善”廓清障碍。因此立法者及司法者在制定和适用法律时应当让人们感知到:法律符合人的良知。制度设计者应当考虑的是如何稳定地激发出人的善性,鼓励人们做好事,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文章指出,激发善性首先要解决谁来为受害人埋单以及好人的风险谁来承担的问题。在一个社会保障完善的社会里,人被撞后责任不明时应当由保险公司或者某种特殊的救济基金承担责任,而不是随便抓一个救自己的人作为救命稻草。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佐证,且施救者不承认,不应认定施救者为责任人。但如果肇事责任人拒不承认,取证后发现却为其所为,则要加重惩罚。

  对于“陈媚捷救人”一案,文章认为,在社会保障没有推广到位的情况下,可判决厂方负主要责任、孩子家属和陈媚捷自己承担一定的责任。毕竟厂方没能妥善管理设备,应负主要责任;孩子家属无论从孩子的监护上还是感情上也都负有一定的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而陈媚捷没有考虑自身的能力,也有一定责任。

  在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能做好事而不做怎么办?“见死不救”是否要承担责任?文章对此指出,精细而科学的制度不但能够肯定“好人好报”,免去做好事的后顾之忧,还能够对应该做而没有做好事的人根据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惩罚。世界上许多国制度设计家深思熟虑的制度设计者就规定了救助者的义务。

  文章指出,我们常听人说起西方国家人的素质高,事实上,素质的高低绝非人种不同所致,而在于是否有科学的制度进行引导和规范。走在西欧国家的马路上,如果有红绿灯的地方,你不按照规则闯红灯,有些车辆甚至会加速行驶;而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如果有行人,车一般都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行。因为在没有红灯的斑马线撞人要负全责。久而久之,人们就养成了斑马线上让路的习惯。高素质正是科学的符合人性规律的制度长期规范形成的。

  文章最后强调,制度的科学程度不仅决定社会秩序遵守的程度,还影响人格和品格的塑造和养成。不能让中国成为一个“狼”的社会,打破丛林法则正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制度虽然是纸面的,但张扬善性的制度效果则可以辐射到生活的点滴之中去,激发出善性的人们才会找回坐公交车让座、为别人开电梯后的一声“谢谢”和善意一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