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重启农运会,农运会组委会此前向广东全省各地市广发“英雄帖”,不料,曾组团参加1988年首届省农运会并斩获奖项的深圳决定弃权,理由是深圳没有农民。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讨论。日前深圳农业和渔业局又改口,确定参加下届农运会。(《京华时报》10月31日)
尽管深圳有了“觉今是而昨非”的最新表态,但是深圳是否参加农运会问题仍令人十分纠结。此前,深圳的不搞形式主义拒绝参会的表态,听起来言之凿凿,怎么会突然改变态度呢?是真像有关方面所说的理解有偏差,还是另有其苦衷?
顾名思义,农运会是农民运动员参与的盛会。而从其本义来看,多少带有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时代,按照战线、行业来划分运动会类别,算一大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区域为主的地方运动会和以选材为主的学校运动会已成为主流,农民运动员和农家子弟参加校运会、地方运动会的渠道更为通畅,而农运会等行业运动会早已日渐式微了。比如,深圳有城市运动会,应该就可以容纳各行各业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市民参加了。
诚然,一些农运会为了避免走一般意义上体育竞技的老路,也在彰显农家特色方面动了不少脑筋。比如在传统的田径、球类比赛项目之外,把健身秧歌、中国象棋、舞龙舞狮等项目进行了包装,增加了传统类、群体类、地域特色类的项目,这些项目严格说来,社区运动会之类亦可替代。
我所在的地方承办过一次省农运会项目,大致能了解其中的情形。那一届农运会也有健身秧歌项目,我们的代表队就是由城市退休女干部、女职工为主体组成的秧歌队。而其他地方的参会运动员,身份也大抵相似,基本上没有多少运动员是农民。就连这样一个项目与其说是农民体育项目,倒不如说是城市街头的健身节目。
另外,承办农运会,需要提前进行酒店、运动场馆、会务组织方面的准备工作。为此,首先要确认各地运动员、领队、随队领导的名单,这一名单各个地方也是迟迟不能报上来。后来了解的情况是,虽然组委会做了地方的工作,但地方政府参加又不甘心,放弃又颇不敢,因而大多采取观望拖延战术。这大约也是深圳方面最初回绝的原因。
还是回到农运会的问题上来,有关方面难舍难弃的除了农家情结、农民福祉,是否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各省都在搞农运会,所以要比着来,况且,地方也有通过承办赛事展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冲动。再比如,作为一省之农民体协,大多是官方机构,主办农运会之类一般都有专门的财政资金支持渠道,如果停办运动会,相关部门将从此少了一项经费来源。
一项赛事,主办方比参赛方更积极,农业企业不厌其烦,地方政府又避之唯恐不及,运动员又似农非农的,我看如果不能将其停办,至少也不应该阻止某个城市弃权。(文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