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作了专门部署,强调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信息化条件下文化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和网络文化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这些年努力,我们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要看到,网络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巨大社会影响力正日益显现,带来的挑战也日益艰巨复杂。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新空间、信息传播新渠道、文化创作新平台。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人数已达4.85亿,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博客、微博客等进行文化创造、参与文化建设。如果不注重引导这个庞大群体的文化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难以成为社会共识;如果不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不能完全达到;如果不能发挥和引导好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就会失去一支非常宝贵的建设力量。目前,我国网上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不到位的矛盾还较突出,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繁荣发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的任务繁重而紧迫。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演变,我国互联网也在加快发展转型:信息传播形式由文字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延伸,应用领域由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服务模式由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传播手段由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延伸。这些变化必将深刻影响我国网络文化发展进程。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我们要密切跟踪网络发展趋势,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提升网络文化传播力,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我国网民中青少年占大多数,如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倾向、文化情趣、综合素养,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根据中央要求,我们大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持续开展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复杂原因,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之风极易反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反复,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改头换面,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广大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我们必须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坚持把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网络文化环境。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互联网在促进社会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剧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使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凸显。随着网络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发展,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网络舆论规模与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一些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也利用互联网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互联网已经成为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交锋的平台,成为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较量的场所,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战场。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网络建设和管理力度,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总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我们要认真落实《决定》部署,通过不懈努力,真正把互联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新空间。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推进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网络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应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重在建设,立足加快发展,积极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一)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创造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提供优质便捷的网络文化服务,是促进网络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示范性带动作用,推动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等的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用,利用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加快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建设,构建面向广大群众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实施网络文化精品战略,增强网络文化原创能力,鼓励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网络文化品牌,使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占据网上主导地位。加快传统文化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融合,培育扶持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实力雄厚的网络文化企业和企业集群,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创作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二)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网络已成为影响广泛、最具潜力的大众传媒,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精心组织网上正面宣传,高扬主流舆论,唱响奋进凯歌,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舆论支持。针对网上各种思想理论观点、各种社会热点、各种文化现象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特点,积极主动加以引导,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加强对网上各种思潮和模糊认识的引导,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加大深层次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度,化解思想困惑,辨明前进方向。加强对网上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运用翔实数据和生动事例,阐明政策措施,反映党和政府所做工作,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网上引导,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推动网下处置和网上引导相结合,用尊重民意的实际行动赢得民心,用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凝聚民心。深入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和重点,善于利用各种网络传播手段,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同网民交流互动中传递主流价值,不断增强网上舆论引导的亲和力、感染力。
(三)巩固壮大网络文化阵地
网站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把加强阵地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努力形成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知名商业网站相配合、各类网站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在活力,为做大做强做优奠定体制基础;推动重点新闻网站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充分运用技术创新成果,以新技术新业务吸引网民、服务网民、赢得网民,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注重发挥知名商业网站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健全管理制度,依法诚信经营,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在繁荣发展网络文化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着眼满足不同网民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使之成为网络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行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形成业务先发优势,培育新兴业态和新的市场需求,延伸拓展产业链,不断增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形成共建共享的网上精神家园
网络文化是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共建共享是其本质特征。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享用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网民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造活力。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客等网络应用,为网民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充分发挥网民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潜能,鼓励他们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恶搞、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行为,损害网络和谐,侵犯他人权益,危害公共利益,应加以引导和制止。要继续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积极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办文明网站,积极倡导文明上网、做文明网民,积极倡导网络道德法制、树文明新风,积极倡导群策群力、创文明环境。各类互联网运营服务企业都要认真落实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切实把网络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网民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提倡理性思考、文明创作,大力倡导积极健康有益的网络表达和文明互动,共同抵御网上低俗之风,共同建设文明诚信、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三、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效能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是我们发展网络文化的一条宝贵经验。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网络秩序,更好地促进繁荣发展。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就必须继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文化管理路子,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效能。
第一,积极推进互联网法制建设。由于互联网站投资主体和网上信息发布主体日益多元化,迫切需要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实行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这些年来,我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互联网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确立了我国网络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现有互联网法律法规还存在层级较低、操作性不强、对网络行为主体权责规定不明确等问题,与网络管理执法工作实际需要不相适应。要加快互联网立法进程,组织有关力量,区分轻重缓急,抓紧制定和完善最急需最迫切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适用网络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释工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壮大执法队伍,健全执法体系,落实执法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突出抓好重点环节管理。网络文化管理头绪多任务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加强网站登记备案、接入服务等基础资源管理,严格规范域名和IP地址管理,确保网站登记备案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坚持对涉及公共利益的网络文化服务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违规者实行行业禁入。严格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严肃查处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非法网络公关等违法违规行为。高度重视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坚持积极利用和加强管理并重,切实做到趋利避害、可管可控。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坚决切断违法有害信息传播利益链,依法严厉惩治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不法分子。把加强日常监管和提供服务保障结合起来,加强网站从业人员培训,落实重点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完善网站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网络文化服务整体水平。
第三,切实维护网络安全。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网上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切实维护网络安全,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要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推动网站完善信息制作发布流程,健全有害信息预警、发现、处置机制,发挥技术手段防范作用,确保网上信息真实准确、安全有序传播。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加大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力度,加快互联网核心装备技术国产化,构建新一代网络文化平台。充分利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推动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国际标准,扩大我技术话语权。加强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合作机制,形成各国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网络安全体系。
第四,构建网络文化管理新格局。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对互联网的有效管理。从国外做法和我国实践看,加强互联网管理,必须依靠政府、业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格局。要进一步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网上信息内容管理、互联网行业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好分级管理、属地管理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发挥互联网行业组织作用,推动互联网业界加强行业自律,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切实增强企业的公信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规范网络文化发展,强化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深入开展网络法制道德教育,着力培育网上理性声音、健康声音、建设性声音,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以网络文化的健康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