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10月31日18时许,中国极地破冰船“雪龙号”平稳驶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国际邮轮母港。中新社发 胡志强 摄
中新社“雪龙号”11月3日电 题:“雪龙号”出征南极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出——发!。”3日上午10点45分,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高声宣布。
“祝考察队一切顺利!”
10点45分,“雪龙船”拉响了嘹亮的汽笛,成群的白鸽腾空而起,从雪龙船前掠过。
中山站工程建设队队员刘亚军6岁的女儿刘林和妈妈特意从北京赶来。“已经来了两天了。”刘亚军的妻子说。小刘林手里挥舞着国旗和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队旗向雪龙船二层甲板上的爸爸挥着手。
邸庆丰的父母、妻子和女儿都来了,特意来送他。妻子说,“他已经是第二次去南极了,我在天津打工,离得不远,全家就都来送他了。”
手捧鲜花的考察队员开始陆续登船,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领队李院生在雪龙船一层甲板上挥舞着考察队队旗。
“雪龙号”船头二层甲板上,船员们开始收锚,雪龙船缓缓地离开了码头。
船下,邸庆丰的母亲用手背擦着眼角。
船开了,一些队员在甲板上打电话、发短信,与家人道别。
“他已经去过7次南极了, 无论从上海、深圳还是天津出发,我每次都会送他,回来也都去接他。现在好了,中山站能上网打电话了,他第一次去南极是1989年,那时联系非常不便。”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科考队员张林的妻子一早就来到了码头。
“这次南极科考是‘一船三站’,因此航行的路线比较长,虽然不是最长但也是比较长的一次。”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3日早晨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将首次实施极地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调查。今年还增加了很多大洋考察项目。昆仑站除了考察站的建设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天文观测装备需要更新。考察队人员偏年轻,老队员少,考察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这次科考的前期准备工作也面临很多困难,此次雪龙船的船载量是最重的一次,近9000立方米、近5000吨的货物,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冰区的情况比较复杂,到南极考察站区后能否将这些货物顺利运上站,让内陆队按期出发,要争取时间确保任务完成,这些都是考验。”曲探宙说,今后的科考任务还会更重。(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