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工人日报:“八毛门”是信任缺失酿出的苦酒

2011年11月04日 10:0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果真的是天下一片黑暗,没一个好人,我们的日子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所谓“世风日下”,“他人即地狱”,放在特定问题上讨论有一定道理,而一旦无限放大,则容易偏离现实

  “八毛门”刚刚以道歉结束,“录音门”又浮出水面,医患关系的紧张被推上高点。

  前者说的是出生刚两天的一宝宝便秘,多项检查后,深圳儿童医院诊断说要动大手术,需约10万元。家长换了一家医院,开了8毛钱的药,孩子症状缓解。可很快,孩子病情加重,到武汉一家医院就诊,诊断结果如前,术后康复,家长向深圳儿童医院致歉。

  后者说的是1岁多的男孩因患手足口病被送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后经历治疗、回家、返院治疗的一系列波折,男孩父亲对医生的一些做法产生质疑,要求全程参与专家会诊讨论,并全程录音,医生紧张,诊疗时要求家长“步步签字”。

  “患者一开始就想到医生要敛财,医生一开始就想到患者要闹事”,医患紧张甚至对立成为社会之痛。

  本应同仇敌忾,共同对付疾病的医患双方,竟然先成了仇敌,明战、暗战不断。这绝不正常。正如很多人认为的,这是社会信任缺失结出的恶果,酿出的苦酒。

  的确,今天,我们似乎正被“他人即地狱”的气氛笼罩。喝奶粉,里面可能被放了三聚氰胺;端起饭碗,菜里可能有地沟油;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可能被讹赔钱……一桩桩、一件件罗列到一起,似乎给人“四面皆敌”、“天下没好人”之感。

  这是不是社会的真实?

  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应该不是。

  确实有拿红包、开大处方的医生,不少人遇到过,同时,我们是不是也遇到过不一样的医生,他们本本分分,尽职尽责,视治好患者的病为职业荣誉?而且,这样的医生不在少数。只是出现在舆论焦点事件中的往往是负面人和事,这种信息传递到受众面前,会迅速发酵,进而生成“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效果,“妖魔化医生”现象由此出现。

  并不是为谁开脱,也不是视阴暗不见,让多数不错的医生为少数缺德医生背黑锅,并不公平。更重要的是,不相信医生,生了病,我们还能相信谁?

  医患关系紧张,大家都知道病灶出在医药不分的体制,也知道药方是加快医疗体制改革,重建医患信任。可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信任的建立也让人一时无从下手,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重建信任确实很难。在大家都互不信任的环境中,如果要求某个人把所有人都当成好人看,是不是太傻?会不会吃亏?那么,剩下的办法似乎就是大家都等,等着某天一早醒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从天而降,然后大家乐享其成——这可能吗?

  说来说去,重建信任,得一步一步来。一是制度层面的行动,医药分开改革的加速,医德医风建设的加强,医患间的充分沟通,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完善,以及医患双方意外保险的设立等,都应尽快跟上公众期待的节拍。

  二是心态层面的检讨,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染上了近乎“受害狂”的心病?如果真的是天下一片黑暗,没一个好人,我们的日子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这话也许有人听不进去,但还有什么比普通百姓衣食住行较几十年前的巨大改善更有说服力呢?住上了新房,开上了私家车,时不时外出旅游一趟,这些事放在几十年前都不可想像,这难道不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付出实实在在的劳动换来的?所谓“世风日下”,“他人即地狱”,放在特定问题上讨论有一定道理,而一旦无限放大,则容易偏离现实。

  老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并不是我们出门遇到的都是坏人,都是骗子,都要害人。世上还是好人多。如果我们尽可能心平气和一些,既正视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不轻易将个别问题无限泛化,我们再看看周围,会发现并不那么阴暗、可怕。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