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与土地相关的民生工程不受影响,显然需要有关部门早做准备,最好是加大国家财政直接支出的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冯海宁
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未能上演,与楼市唇齿相依的住宅用地市场也被楼市的低迷走势冲淡,不仅多城市出现零成交,价格更是难看,住宅用地溢价率在10月份降至年内最低水平(11月3日《经济参考报》)。
从报道来看,多个热点城市10月份土地市场步入熊市。广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地的住宅类地块纷纷零成交;深圳、厦门、福州、洛阳、吉林等城市整月无住宅用地现身。从全国情况看,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408宗,成交面积200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
显然,多个城市土地零成交是因为房屋成交量下降、房价下滑、开发商资金紧张且预期发生一些变化。即便想拿地,也是有心无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不但土地出让受阻,土地财政减少,而且还面临着开发商退地的可能。地方政府如何应对土地财政收入下滑,无疑是一大考验。这也是楼市调控要承受的代价。
目前,土地市场一方面是成交量大幅下滑,即将“入冬”;另一方面是土地平均溢价率持续走低。这等于是遭遇了双重打击。尽管我们希望地价早日回归理性来促使房价回归理性,但同时也让人担心,那些依赖于土地财政的民生工程,如廉租房、教育、水利等项目,会不会因为卖地收入“缩水”而“缩水”?
众所周知,在土地出让收益中有10%的收益用于教育,还有10%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10%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另外,土地财政还要用于支农、城建等方面。如何保障与土地相关的民生工程不受影响,显然需要有关部门早做准备,最好是加大国家财政直接支出的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温家宝总理在部署近期经济工作时强调,坚定不移调控房地产市场。这意味着,土地零成交的城市还会增多,卖地收入减少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面对卖地收入减少而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的现实,地方政府无疑很头疼。在笔者看来,其实这恰好给了土地财政改革的机会,有必要抓住这次机会。
国土部门负责人今年曾指出,当前中国土地财政形成机制存在问题。地方政府主要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客观上促使了多卖地、快卖地、早卖地、贱卖地,牺牲了子孙后代的利益。既然已经承认有问题,至少说明国土主管部门已经有了改革土地财政的意识。但如何改革、何时改革,还不得而知。
笔者以为,改革土地财政绕不开几点:一是改革财政收入结构,鼓励和扶持服务业、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发展;二是改革税制,让资源税、房产税来壮大地方财政,改变地方政府的土地依赖症;三是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分配状态。
但目前,改革土地财政的动静并不大,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零成交的情况下,依然沉迷于土地,不是在改革财政收入结构上动脑筋,而是在土地出让方式上动脑筋,显然找错了出路。因此说,土地零成交是倒逼土地财政改革很好的机会,但关键是梦想要照进现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