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空气 质量有知情权
将数据公布 才能打消疑虑空气质量差时 应该发预警
京华时报:最近,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和地产商潘石屹的微博往来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潘石屹说,我要全面、准确的数据;杜少中说,你要先管好你的工地。对此您怎么看?
马军:这应该区分为两部分。首先,潘石屹作为公众,他有知情权,他的要求是合理的,政府应该全面准确地公布这些数据。
另一方面,杜少中提到的问题也是存在的。在北京,空气污染有几个主要来源,建筑扬尘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这方面,潘石屹等地产商有一定责任,但是城市管理部门也应该负起相当责任。
我认为,当环保部门充分地去发布数据时, 公众自然会相信,但如果你缺位的话,比如PM2.5的浓度问题,就等于把话语权交给别人。现在一些简单的监测仪器设备,几万元一台,如果大家都去安装这样的设备,数据漫天飞的时候,到底会是什么结果。
将数据公布 才能打消疑虑
京华时报:许多市民近期呼吁公布PM2.5的数据,对此市环保局有说法,认为大石头没搬完,不着急扫灰尘。对此,您怎么看?
马军: 石头没有灰尘影响大。为了公众的健康,定什么样的标准,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国家环保部表示,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让民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干净空气里面,PM2.5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京华时报:PM2.5的数据没有公布还有一个原因是,地方觉得国家没有部署,没有标准,所以没办法公布,是这样吗?
马军:这个说法我觉得也不成立。没有标准,不能换算,可以直接公布浓度值。浓度值更直接,更重要。指数是多个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进行的换算,搞不清楚哪一项指标有什么问题,因此把某一项的浓度值单列出来其实更直观。不藏着掖着,我们监测就是这样的结果,就告诉公众,可以打消很多的疑虑。
京华时报:您认为PM2.5数据未公布的原因是什么?
马军:我想现在有一个关键问题是,PM2.5的问题确实不容易解决,这点必须承认。即使公布数据,我们可看到北京PM2.5确实比较严重,除了一些天气状况好的时候才会好一些,其他时候浓度应该都不低,这个应该怎么办?除了北京,很多城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容易解决。
空气质量差时 应该发预警
京华时报:近期,公众对北京空气质量的问题,反应特别强烈。如何看待公众这种反应?
马军: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近些年来,环保部门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公布都在加强,而且也在采取很多措施去改善空气质量,这点必须承认。
但另一方面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意识也在提高,意识提高后会产生很多期待,但环保部门做的工作却远远落后于这种期待,因此公众的反应才如此强烈。
京华时报:您觉得哪些地方让公众感到失望?
马军:我觉得在这方面,环保部门有几个关键的步骤没有做到。第一个空缺是监测,北京还好,对PM2.5有监测,有些城市连监测都没有。第二个空缺是发布,你只监测了,却不公布。第三个步骤是解释和警示,你老是说轻微污染、轻度污染,其实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轻微、轻度污染已经是非常严重了,但在我们这起了这么一个说法。我想正是这一说法,在很大程度上使公众的情绪变得激烈。
另外,警示的工作也有欠缺。在强降水、冰雹、台风时,气象部门会有预警,告诉公众如何应对。在空气质量特别不好的时候,环保部门也应该发布预警,哪些人群在什么样的天气情况下,不适合怎么样。这一点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易感的人群。政府如能及时发布预警,公众就可以规避最严重的影响。
我觉得三个步骤,是政府可以做到,却没有做到的,所以公众不满意。之后,才说识别污染源头,怎么去一一解决。
我相信,最终能够把蓝天找回来的城市,可以真正成长为国际的大都市,最终在经济发展上也会呈现最蓬勃的趋势。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王硕 插图 勾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