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湖南政府采购“买贵不买对”事件引网民热议

2011年11月21日 12:2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一条题为“政府为花光预算专买贵的”的报道在网络上被转得沸沸扬扬。据该报道,湖南长沙市海韵琴行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向媒体实名投诉,举报湖南省财政厅、文化厅、省直机关事务局在一起政府采购中,内定山寨杂牌中标,原本1500万元可以完成的采购最后却以3000万元高价成交。陈称,已将三个厅局单位同时告上了法庭。而政府方面则回应称,买贵的是为了花光预算。不少网民在读完报道后纷纷留言力挺陈荣。

  堵住政府招投标制度漏洞势在必行

  不少网民对陈荣坚持诚信经营,不向潜规则低头,敢于撕开政府招投标黑幕的胆识和勇气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支持。

  网民指出,湖南三厅局招标“买贵不买对”的行为,不过是多年来政府采购问题的冰山一角。在一些地方,只要是财政出钱、政府采购的,大多都是采购单位事先和关系好的供货商商量好采购细节,在招标时设定很多条件,用这些条件保证关系户中标。而帮助关系户中标的各个环节——招投标公司、评标专家、业主单位主要负责人都有可能从中得到回扣。有网民指出,现在的政府采购从某种意义上已腐败为有关操控者与个别企业串通鲸吞国家资财的“合法”行为。

  有网民表示,政府采购招投标中总传出类似的丑闻,表明此制度有漏洞,设法堵漏已势在必行。

  政府预算及执行必须全程严加监督

  网民在痛斥湖南三厅局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玩猫腻的同时,还对“买贵不买对”的理由——“为了花完预算”表示特别反感和义愤。有网民表示,中央一再强调要坚决制止年底突击花钱,可湖南财政官员竟可以理直气壮地把为了花完预算当作“买贵不买对”的理由,这让我们纳税人情何以堪?

  一些网民认为,改革预算制度,首先应改变激励机制。对预算有结余的应该有所奖励,而不是相反;对花完了预算但明显不合法或不合理的,必须处罚。同时,必须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要使财政预算以及执行全程处于有效监督之下,首先要着手的就是,政府向人大提供的预算必须具体化,人大批准预算、监督也必须一笔一笔算细账。

  有网民提出,在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以及更下一级的地方政府,其预算报告都可以在网站上下载,所有公民都可以查询政府小到一支铅笔的花销。虽然中美有不同国情,但这种将政府所花的每分钱都置于公民监督阳光下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网民:欲治理长江污染必先治理官员观念

  近日有媒体报道,自2006年以来,长江流域常年被灌污水,每年“喝”下的300亿吨以上污水相当于339个东湖。在如此令百姓忧心忡忡的形势面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臧小平却表示,虽然排污量在逐年增大,但排污量增速正在变缓、污染物增幅不大。并表示,目前长江干流86%河段水质优于或符合国家地表水三类水标准,对长江水质不用过分担忧,可以安全使用。此言引来网民一片“骂”声。

  一些网民质问:是不是在官员眼里安全标准就是只要这水喝下当时没死人呀?那官员们喝这样“安全”的水吗? 300亿吨污水是个什么概念呢?形象点说,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二十多吨!可是以保护长江水资源为职责的官员不思对长江保护不力之过,竟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此轻松和乐观,令人气愤,更令人不解。有网民说,长江以及所有的环境污染要得到根治,必须首先治理“垃圾”官员。只有政府和政府官员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才能遏制污水、废气等等继续破坏环境。

  网民疾呼:“少一辆公车 多一辆校车”

  据媒体报道,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辆幼儿园接送孩子的车被撞,截至18日,共造成21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幼儿。报道称,该校车是核定载客9人左右的小型面包车,当时实载64人。如此惨剧令网民悲痛也令网民激愤。

  网民尤其对庆阳市教育局局长称“出事前三天,教育局曾勒令幼儿园整改校车超载。幼儿园却仍一意孤行。民办幼儿园的私人老板为赚钱,不听教育局的行政指令”极为不满。有网民说,这分明是推脱责任之辞。政府不作为或缺位才是校车惨剧的根源。

  一位自称普通母亲的网民通过微博发出“少一辆公车,多一辆校车”的倡议,获得网民踊跃评论和转发。有网民转发时评论:少一辆公车,少一分腐败,多一辆校车,多一份人心!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也发微博表示:当我们注重天上,甚至向宇宙路途运行飞船时,请同样注重大地上来回奔驰的车辆,尤其是校车!因为那里承载的是将来驾驶飞船上天的人。唯此,希望甘肃校车事件是最后的悲伤,因为我们有钱、有权完全可以做到天上人间所有车辆同等安全!□(《瞭望》新闻周刊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