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11月30日电 (邱柏星 唐守伦)普通干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年轻士兵走上军队院校讲台,新装备当年接装当年形成战斗力,14次出色完成总部、军区赋予的重大演习和装备试验任务,创造了防空兵史上的“六个首次”……南京军区某防空旅导弹团着力锻造高素质、能打仗的信息化人才方阵,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这个团遵循信息化素质能力生成的特点规律,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他们着眼人人成才、岗位成才,创造性地推出学历升级、计算机过级、外语考级的“过三级”活动,目前全团官兵98%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干部本科学历达92%,拥有6名博士、74名硕士。发挥现有各类人才优势,大力推行孵化式、酵母式培养方式,通过主官带尖子、师傅带徒弟,实施梯次培养,让人才一茬育一茬、成长不断线,产生“滚雪球”效应。团里采取“1+2+3”的方式建立师承关系,在主干专业常设8名专家,安排每人重点帮带2名技术骨干,每名技术骨干重点帮带3名苗子,形成覆盖全专业岗位的人才培养链。发挥人才的集聚优势,用课题牵引破解难题,在破解难题中推动人才建设。
已经举办8届的学术年会成为导弹团集智攻关的一大“盛会”,吸引了800多人次参与课题研究,从党委机关到基层营连、从专家骨干到普通士兵,大家竞相登台,围绕团队战斗力建设重难点问题建言献策、畅所欲言。研究范围涵盖战训法创新、装备效能挖潜、指挥信息系统运用、战时政治工作等诸多领域,汇编形成了8册12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被推广运用。
团里还充分整合利用各方资源,通过送学深造、跟产跟训和借力攻关等办法,先后与军械工程学院、南京晨光集团、太原某研究所等11个院所厂家,签订人才共育协议,开展“百名专家进军营、集智攻关谋打赢”活动,加速了人才培养进程,走出了一条协作共育、开放培养的路子。
主动协作带来互动双赢,有13个院校厂家与团里联系合作立项、协作攻关,团队成了一些院校厂家教学试验基地,38人次应邀前往授课辅导。近年来,先后有5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优秀参谋,4人获得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15人享受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津贴。
高素质信息化人才方阵的崛起,带来了团队战斗力的跃升。近5年,团队连年被集团军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团、军事训练一级团,两次被军区表彰为先进旅团单位,有19项技术革新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今年4月,团队扛回了“全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奖牌。(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